第二百八十七節 時不我待-《烽皇》
第(2/3)頁
但這也算是給這些人敲了一個警鐘,如果不能證明自己,那么那些大梁降將肯定會在后邊鼓噪不休,這是他們絕對不能接受的。
所以宋城這一戰將是一個風向標,河朔軍中已經有不少大梁的軍將了,雖然他們還沒有占據主流,但是一旦讓他們得勢,必定會讓大梁降將們氣勢大漲,尤其是他們背后還有原來那些大梁系出身的將臣們作為奧援。
現在河朔軍領軍的是尚云溪和朱密,他們雖然是主將,但是下邊的一些軍指揮副使已經是大梁降將在擔任,在宋城這一戰中,如果淄青軍不能展示出壓倒對方的實力和氣勢,恐怕就會讓郡王對未來大梁降將的使用上起到一些微妙的影響,這一點王守信和朱茂都來信和劉延司提到了。
劉延司估計朱茂應該也給朱密去了信,但是效果未必佳。
一來河朔軍是尚云溪為主帥,朱密是副帥,朱密在軍中未必能有多大的發言權;二來,尚云溪歷來與同屬老感化軍的盧啟明、俞明真不睦,盧啟明和俞明真也不可能給尚云溪去信;三來,這是河朔軍的第一戰,關乎郡王對河朔軍的印象,尚云溪、朱密與河朔軍已經成為利益共同體,所以無論外界任何因素都難以左右他們要打好這一仗的決心,只要有利于河朔軍發揮戰力的,尚云溪和朱密都不會不用,所以在這一點上,尚云溪和朱密絕對會為了河朔軍的利益而戰。
隨著徐州軍規模越來越大,各個小群體的利益在不斷的被打亂,同時也在進行分化和重組,大梁降將和原來的大梁系武將固然有淵源,但是卻絕對不會是一個陣營了,就像尚云溪與盧啟明、俞明真也不會站在一條戰線上一樣。
隨著平盧軍進入河朔,估計成德軍的一些歸附軍將加入到平盧軍中,那么以盧啟明為首的一個體系也會慢慢成形。
在這一點上,劉延司也不得不佩服郡王的魄力和手段,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一點在郡王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都督!”新任副都督張君越催馬趕了上來。
柴永已經開始組建淮左鎮,張君越接替為副都督。
之前張君越和朱密一樣都在武備學堂任教,一直未得外放,這一次終于外放出來,而且還是直接放在了劉延司身邊,據說這也在樞密院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武寧軍和淄青軍的高級武將基本上都是以原來的老平盧淄青軍的軍將為主,按照慣例,正副都督一般說來都不會來自一個體系,當然天平鎮是例外。
樞密院原本建議將牙軍副都督丁滿轉任淄青軍副都督,讓張君越出任牙軍副都督,但是最終江烽否決了這一意見,仍然堅持將張君越安排座位劉延司的副手。
劉延司和張君越也是老熟人了,在平盧軍中也是知根知底,這一次二人聯手,更是默契無比,相得益彰,這也是劉延司自信可以完敗蔡州軍的底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