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風波起-《從水滸開始的好漢之旅》
第(3/3)頁
曹軍內心的本能告訴他,案件的突破口就落在這個人身上。
陽谷縣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算是一個規模中等的縣城。
全縣一共有正式的仵作兩名,每名仵作又收了一個徒弟,故連徒弟帶師傅一共有四人。
這四人都在縣衙登名造冊,通俗的說,就是吃公家飯的。
此刻陪同他們去酒樓勘察現場查找證據的是一位姓查的老仵作。
若不是驗毒這事兒十分危險,非經驗豐富的老仵作不能勝任外,恐怕此刻陪他們來酒樓的就只是一名仵作學徒了。
“我看咯,這個案件怕是沒這么簡單。”
查仵作50多歲,身材干瘦,渾濁的眸子中時不時閃過一道精光。
由于工作性質的特殊,仵作平時大多沉默寡言,曹軍也是頭一次和他打交道,尋思了片刻,開口商議道:“一會到了酒樓,保護現場,詢問口供,和維護治安的活兒交給我們,剩下的就看查師傅的手段了。”
“這是自然。”
出門前由于師爺催的急,知縣大人還在縣衙那邊等著這邊的第一手信息,兩人也不便多說,悶著頭一個勁的趕路。
此刻縣衙的所有人手幾乎都被派了出去,像一個個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各自負責起手下的一灘事來。
酒樓這邊是曹軍帶隊。
二名潑皮的尸體那邊由一名仵作師傅和二名仵作學徒負責。
而抓捕行動則由雷捕頭帶隊。
據李泉帶來的最新消息,唯一活著的那名潑皮已被雷捕頭控制在手上,作為重要證人和參與者,正被嚴厲的保護著,處于送往縣衙的過程中。
李泉便在這個抓捕隊伍中。
他趁機抽身出來,匆忙間趕過來向曹軍告密。
縣衙那邊,知縣大人還在登臺斷案,也留下了不少人馬。
陽谷縣總共三十多名衙役,一位捕頭,一位都頭,幾乎一股腦的全部撒了出來。
“雷捕頭何時和張押司攪合在一起了?”
曹軍雖打算趁此機會向西門慶出手,但沒想到的是,西門慶這廝作惡多端,這次面對的對手也不簡單。
夠他喝一壺的了。
曹軍反而不急了。
打算先作壁上觀,一面等孫二娘和張青歸位,一面尋找最合適的出手時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