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殺王雙-《從水滸開始的好漢之旅》
第(1/3)頁
武城一役后,蜀軍白得一城池,又將戰線向前推進了幾里。
而魏軍,平白丟了幾千軍士不說,又吃了一次敗仗。
好在軍心還在,士氣沒崩。
司馬懿繼續熬,熬到蜀軍補給線出問題,而魏軍援軍抵達后,才會有進一步動作。
哪知前線戰機瞬息萬變。
忽有探子來報,蜀軍拿下武城后,蜀軍副都督曹君也學那諸葛亮,帶了一千軍士,只身前去安民。
原本只是一普通情報,司馬懿卻雙眼一亮,從中窺到了取勝的良機。
“那曹君身高幾許,作何打扮,身邊領軍將領是何人,走的又是哪條道?不得思考,速速作答?”
魏軍探子不疑有他,迅速回道:“那曹君身高七尺有余,白袍銀鎧,手持一桿銀槍,騎在一匹馬上,身邊領軍將領是姜維,屬下在山中小道一路跟了幾里,定不會錯。”
(古代一尺相當與現在的7、8寸樣子,7尺就是現在的165-175左右,七尺有余=180CM,這樣算沒錯吧?)
司馬懿眼珠子轉了轉,又問道:“確定只有1000軍士隨行?”
“確認無疑!”
探子退下后,營中諸將紛紛主動請纓。
那曹君仗著武藝出眾,實乃膽大妄為,只帶1000軍士,就敢出營。
此乃天賜良機。
定將他消滅在去武城的途中。
司馬懿還未開口,魏將王雙便道:“大都督,末將只需5000軍士,定將曹君人頭送上,好讓蜀軍群蟲無首。”
其他將領也紛紛開口請令。
唯獨徐晃一聲不吭。
司馬懿對徐晃還是比較看重的,反問道:“老將軍如何不開口?”
徐晃道:“那曹君有萬夫不當之勇,若是5000軍士,打敗他容易,留下他卻是千難萬難,是故不開口。”
雖然徐晃有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嫌疑,但徐晃先前與曹君在街亭多有廝殺,對曹君比較了解,是以眾將雖心有不滿,也沒有表現出來。
只是有些泄氣。
好不容易窺得一戰機,沒想到在曹君的個人勇武之下,顯得有些雞肋。
司馬懿突然笑了笑,“誰說我要去截殺曹君?”
“曹君走后,如今蜀軍大寨無大將坐鎮,那馬岱還在武城未回,這就是我說的良機。”
諸將此時才紛紛醒悟過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