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攻打蜀軍大寨的前線兵馬剛剛撤出來,一直被迫防守的蜀軍大寨卻大門大開,馬岱親自領(lǐng)著人馬,隨后沖殺出來。 馬岱軍幾乎是攆著魏軍在追殺。 頓時,三股大軍,幾十萬亂兵的廝殺,在渭水邊上演。 夕陽如血,沙塵閉目。 在蜀軍的前后夾攻之下,魏軍只是堅持了一個時辰不到,就潰不成軍。 那徐晃親自領(lǐng)了七八萬兵馬從側(cè)后方一角沖殺出去,扔下現(xiàn)場的10來萬魏軍士卒,在蜀軍的包圍下,作最后的垂死抵抗。 蜀軍不斷地調(diào)整陣容,將魏軍分批包圍,然后……開始了殘酷的廝殺。 等到天邊的最后一絲光亮消失時。 這場廝殺已近尾聲。 魏軍的10來萬士卒,已有一半倒在血泊中。 剩下的人聚在一起,瑟瑟發(fā)抖,斗志全無,只剩下最后的一絲求生希望。 大部分魏軍士卒早已扔下兵器,選擇了跪地投降。 四周是舉著數(shù)不清火把的蜀軍士卒,將這剩余下來的魏卒層層包圍。 而是否接受魏軍的投降,蜀軍大帳中正在進行最后的爭辯。 蜀軍諸將依次站成兩排。 曹軍沉著臉坐在案臺后。 少頃后,將決定出這波已投降的魏軍士卒命運。 王平跟隨諸葛亮已久,小心謹慎的行事方略甚得諸葛亮喜愛。 他雖經(jīng)歷了上方谷的屠殺,但此時此刻,也不得不建言。 “副都督,我大漢以仁義立國,如今魏軍已降,殺之恐遭天下人非議,還望將軍網(wǎng)開一面。” 曹軍冷冷的回道:“尚有五六萬魏軍,每天消耗的糧草無數(shù),如今我北伐大軍自身的糧草都很緊張,如何收留這批戰(zhàn)俘?” 王平又爭辯道:“可派人去曹魏,用這些戰(zhàn)俘換取糧食,正好解我北伐大軍缺糧之憂。” 曹軍仍不許,“若這些魏軍降卒回去休整幾月,再次與我北伐大軍戰(zhàn)場相見,屆時,他們會屠我袍澤,占我領(lǐng)土,須不知王將軍此時的仁慈,卻是對我北伐大軍日后的殘忍,你可知曉?” 此番言論王平之前也領(lǐng)教過,雖覺得曹軍說的有理,不過心中的信念仍讓他寸步不讓。 “若丞相知曉此事,若我大漢朝廷滿朝文武知曉此事,定不與副都督干休,還望副都督謹慎行事,不要影響到自己的一世英名。” “一世英明?” 曹軍心中嗤之以鼻的冷笑了兩聲。 殺了這些魏軍降卒,殺戮值早日破十萬,好刷新任務(wù)列表中的回歸選項,這才是曹軍此時最關(guān)心的。 至于一世英名? 能當飯吃嗎? 須不知歷史往往由勝利者來書寫。 只要贏得最后的勝利,我讓你流芳百世也好,讓你遺臭萬年也罷,主動權(quán)永遠掌握在勝利者手中。 曹軍頓時拔出天子劍,立場堅定斬釘截鐵的說道:“我乃三軍副都督,有臨場決定之權(quán),這批魏軍降卒斷不可留,今夜便要處理掉。” 王平仍硬著脖子做著最后的掙扎。 “副都督有臨場決定之權(quán),我也有事后向丞相上折子的權(quán)利,還望三思而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