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章 奸細何在?-《長城腳下》
第(1/3)頁
“你是說那些蒙人奸細竟早就不在他們登錄在戶房簿冊上的宅子里了?”在聽了楊晨的稟報后,縣令朱暄頓時勃然變色,差點都要從座位上彈起身來。
因為他很清楚此事的嚴重性,如今蒙人大軍攻城正急,一旦偏頭關內不能及早將這些奸細找出來,而讓他們從中再次搗亂,擾亂了民心軍心,則本就岌岌可危的偏頭關真有失守的危險。而他這個本地縣令身上的責任可就太重了,縱然身死在此都未必能抵償所犯下的過錯。
楊晨的神色同樣凝重,聞言無聲地點頭,愁眉深鎖。朱暄見了,終于是坐不住了,當即就起身在房中踱起步來,同時口中念念有詞:“這卻如何是好,是不是該讓人大索全城,反正這偏關縣也不到千戶人家,只要盡盡心,一兩天里總會有些頭緒的。”
這話傳到楊晨耳中,他趕緊出言勸阻:“大人萬不可如此做,那就正中韃子的下懷了。本來城中百姓就因為韃子攻城而人心惶惶,一旦大索全城,更會使得人人心慌,再有人從旁挑唆一番,恐怕百姓就要徹底亂了……”
“你的顧慮不無道理,是本官有些太過急躁了。”好在朱暄不是個一意孤行之人,聽了這話后,也深以為然地一點頭,迅速打消了這一不靠譜的主意,但問題卻依然還在:“可眼下卻該怎么找到那些蒙人奸細呢?”
頓了一下后,他又渴盼地看著楊晨:“楊典史,你是原來京城刑部的查案好手,總會有些辦法的吧?”
“這個……”楊晨頓時也陷入到了迷茫之中。他固然心思縝密,善于捕捉旁人看不到的細節,但是現在這一切看著全無線索痕跡,想要憑空就從這一兩萬人的縣城里找到三人難度也是不小哪。
看著他沉吟不語,朱縣令的心便是一沉:“難道我們就只能被動地等著他們行事,然后處處布防了么?”
“這自然是不成的。這天下間只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而且縣衙上下還需要守著衙門,照看全縣,不可能時刻有所提防。”陸縝輕輕搖頭,眉頭又緊緊地皺了起來,似乎是在盤算著什么。
他的這一舉動讓朱暄再生期待,趕緊問道:“你可是有什么主意了么?”
“唯一的線索就是他們一定有同謀者,不然不可能長期躲藏在我偏關縣里而不留任何的馬腳。而且,這個收留他們,幫著他們遮掩行蹤之人還不可能是他們的族人。因為這一次,為防萬一,我們已經把本縣內所有的蒙人都拿進了縣衙,已經不可能有漏網之魚了。在這些人的家中,也沒有多出人來。”楊晨說著自己判斷,但卻依然無法拿出什么準確的指向與線索來。
朱暄瞪著雙眼睛看了他半晌,這才問道:“這就完了?依然沒有其他頭緒么?”
“下官是在想,這縣里有什么我漢人百姓是會與這等來歷不明,明顯居心不良的蒙人合作的。他自然不可能是與官府關系緊密之人,也不可能是有些地位的商賈或書生之流,因為他們都很清楚一旦事情敗露會給自己以及整個家族帶來多么可怕的災難。同樣道理,尋常百姓也很難有這等膽量做出收留蒙人卻不報與官府的事情來,哪怕那些蒙人能給予他們足夠多的好處,依然很難。畢竟這里是長城邊上的偏頭關,百姓們誰家沒有人被蒙人傷過呢?”楊晨一面思索著,一面將自己的想法緩緩道來。
朱暄深以為然地連連點頭:“你說的不錯,這些確實很有道理。可照你這么說來,豈不是我偏關縣里不可能有這些蒙人細作的藏身之地了?除非他們化裝成了乞丐,倒是可以不被人注意地留在縣城之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