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工部主事-《奮斗在大明》
第(1/3)頁
第二十七章 工部主事
周夢臣考進士,就是要擺脫他身上世習陰陽的色彩。從而改變自己身份,染上文官的底色。如此一來對周夢臣未來的發展大有好處。
而夏言的意思,將周夢臣還留在欽天監,這就是強調周夢臣世習天文的身份。進士成為周夢臣一個加銜而已。
這有什么意思?
只是身份差別,周夢臣也不能直接反駁,只是婉轉的說道:“夏閣老,復套之舉乃是本朝數十年來在邊事上最大的舉措,下官乃是劉公弟子,無不心向往之,恨不能為曾公馬前之卒,為曾公前驅。”
“只是礙于京中事務,不能去邊塞。不過,也有一計之長可助兵事。下官不僅僅是精于天文,也精于機械之道。剛剛看曾公的戰車,很多地方未有盡善之處。”
對曾銑來說,他這一次來京的目的已經完成了。雖然一時間沒有退場。但是此刻也在一側靜靜等候退場的時候,聽到了周夢臣忽然說起了自己,一時間也有一些奇怪,問道:“何處沒有盡善?”
周夢臣說道:“一時間說不清楚。還請陛下賜紙筆,臣畫給曾公。”
感謝天下測量計劃,為了避免承載座鐘的馬車太過顛簸,誤差太大。于是,周夢臣拆了好像馬車,增加了不少減震的軟鋼。對車輛的結構有了很大的了解。
曾銑整體計劃不錯,但是具體在一些細節上,就差強人意了。
別的不說,單單是這些戰車,其實就是老百姓用的平車,做了一個簡單的改裝而已。這個經典結構,農村一直用到了八十年代。甚至而今一些地方還有一些保留。不能說不好。
但是軍用與民用是不一樣的,更不要說曾銑還要在車上安置兩三門小炮,外面要有擋板。可以承載重量,又能作為步兵作戰的掩體。在設計上,就要求比較高了。
當然了,周夢臣估計曾銑不會在設計上多做改革。質量不夠,數量來補便是了,畢竟這車在大明也算不上什么稀罕玩意。
只是如果有更好的,曾銑估計也是拒絕不了的。
周夢臣用黃錦送過來的筆墨,不過幾筆就勾勒出一個簡圖,這個馬車比尋常馬車要大了一圈,局勢是四輪,甚至六輪的。周夢臣順手還畫了幾個零件分解圖。曾銑見了不由說道:“妙。”
曾銑既然想要用車陣,對車輛也是進行過研究的。當然了,他的研究不過是對現有的各種車輛進行調查而已。
曾銑用的車,被叫做偏箱車。其實就時候農村的平車一側有箱子而已。雖然進行了改進,但是各方面曾銑未必多滿意。
而周夢臣這個,首先是四輪車,車比原來的車高大許多,也寬了許多。加上擋板之后。就好像一堵墻一般。最少需要四批馬拉動。而且周夢臣還在車上設計了一些功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