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高遠是將軍,但是高寵留給他們的印象更為深刻,那萬人敵的無力更讓他們感到驚懼,這也是為什么讓高寵出面的原因,無他,更具有威懾力。 等到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之后,高寵往后一退讓出了位置,這時高遠走上來對著底下的士兵義正言辭的說道:“看看你們這副樣子,還有一點官軍的樣子嗎?鼓聲鳴了這么久了,人才集合完畢,如果現在敵人對我們發動了攻擊,就以你們現在的狀態能抵御嗎?能保證自己活下來嗎?” 高遠的話說的很重,但句句卻都在理也都是事實,只聽他又繼續說道:“你們自己好好想想你們這樣真的能成為精銳嗎?真的能打敗敵人嗎?” 不過高遠好像還是有些高估這個時期人的思想追求了,聽了高遠一番話大多數人還是一副懵懂的狀態,少部分人會因為自己可能送命而感到羞愧,真正有志之人還是在少數。 其實這也怪不得高遠,主要是思想還沒從現代轉變過來,古語云“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足而知禮節!”只有生活水平跟上去了人們才有心情去考慮其他的事情。 而在東漢末年,天災人禍連年不斷,易子而食的事情都時有發生,百姓活下去都成了一個奢望,又怎么會想其他的。無論是當兵打仗還是造反起義,都只是為了活下去能有口飯而已,至于跟誰為誰那都不是他們考慮的事。 也不是說這個時代的人沒有追求,只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特殊情況特殊看待,生來就躺在終點線的人只是少數,像寒門子弟,能解決吃飯問題所以他們就想變得更好,完成寒門到豪門的變遷,而世家大族那就更不用說了,從來不會為了吃飯的事情而發愁,哪怕是戰亂年代也是朱門酒肉臭,他們所想的那就比較深遠了,官位的大小、家族的傳承更有想要改朝換代的。 而百姓所想所考慮的就是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事,誰能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跟誰。恰巧人口最多的最不為人所重視的就是吃不上飯的百姓了。 而高遠現在的部隊一半是皇甫嵩撥給他的,另一邊剛剛都是一些吃不上飯的人被迫造反所投誠的。所以高遠得轉變一下思路了。不給人家飯吃只是給人家畫餅,傻子才愿意跟你。 想通關鍵之后,高遠心里便有了計較,于是換了一種策略換另一個話題說道:“今天將大家召集是有幾個事情要和大家宣布。” “第一,從今以后凡是我高遠軍中的士卒,吃飯由以往的一日兩餐改為一日三餐!并且每三天至少吃一頓肉食。” 想要練好兵身體素質就得跟上去,在宋朝之前人都是一天只吃兩餐,分別是在上午九點和下午三點吃飯,后來宋朝經濟發動后才有了宵夜,這才逐漸變為一日三餐。而高遠現在就要將它變成一日三餐,這樣士兵的訓練才能跟得上。 高遠第一點說完,下面的士兵都已經傻眼了,就連狄青、關勝等人也都是一臉愕然,畢竟昨天只說了練兵的事情,怎么今天宣布的是吃飯的事。然而更讓他們震驚的還在后面。 高遠繼續說道:“第二,凡我高遠軍中士兵,根據個人職位每月都發放軍餉!” 如果說高遠的第一點讓士兵震驚了,那高遠說的第二點就徹底讓所有人炸營,一個個都紛紛議論著。 “真的假的,每個月都發軍餉嗎?” “該不是忽悠我們的吧?” “你沒聽到嗎根據個人職位發。” …… 一個個都懷疑的說道,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反應,因為這個時代的士兵是沒有正式軍餉這么一說的,要么就是各個將軍各個家族的私兵,要么就是要打仗了朝廷征召而且都是自帶馬匹、兵器,朝廷只管飯不發錢。 因此高遠這么做可以說是開先河了,如果真的做到了,只怕軍隊的凝聚力會上升一個臺階。 “將軍,你說根據職位發放軍餉,那我們這些普通士兵發不發?”一個膽子比較大的士兵問道。 高遠看著這名士兵在所有士兵期待的目光中鄭重的說道:“發,只要你是我高遠軍的一名正式士兵,不管是士卒、校尉還是將軍都發,而且你職位越高軍餉越多。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當校尉甚至是當將軍,在我的軍中能者上庸者下。” 聽到正式答復后,所有士兵都沸騰了,紛紛大吼大叫著,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天哪,沒想到真的發錢,將軍萬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