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糧草-《秦時明月之雄霸天下》
第(2/3)頁
“太王太后,趙爽北上,壓上了所有的力量。一旦有所變故,正是我們再起的時候。”
昌平君不說還好,一說老太太更氣。
“沒出息。”
華陽太后在宮女攙扶下坐了起來,手中握著拐杖,厲聲道。
“與其讓你們糟蹋了家當,還不如投到趙爽那邊!”
昌平君臉色有些難看,昌文君則打著圓場。
“太王太后你這是何必呢?這不是鐵定賠本么?”
在場的人久經世事,對于戰爭有著很深的了解。他們明白,對外征戰,尤其是國與國的戰爭,比拼的不是戰術兵法,而是后勤與國力。
因為很少有將領會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將敵所有的軍力都拉出來,與敵軍在平野上大戰一場,在幾日內定勝負。
當年決定天下形勢的長平之戰,便是打了好幾年,秦趙雙方幾乎都耗盡了自己的國力,才最終分了個勝負。
而對于匈奴,則更加麻煩。
秦軍之中多步兵、戰車,在機動力上對于匈奴沒有優勢。更何況,匈奴居無定所,隨時都能來,也隨時都能走。而秦國的一座座城邑,又不能跑了。
最為理想的情況也只能是,趙爽守住了邊境,但是數年無功。
“那可未必!”
華陽太后微微一言,話語之中帶著幾分昌平君兩人難以理解的意味。
..............
山中櫻庭。
一眾將領聚集在庭院之中,跪坐在木板上。
而趙爽則在眾人之前,雙腿盤著,看著一旁的地圖。
以軍功爵位制、完善的倉儲體系外加流水線般生產的武備體系為基礎,秦國能夠迅速拉出龐大軍隊。
秦國的倉儲體系十分完備,用以支撐軍隊,對外作戰。但是充實倉儲體系的糧草才是運轉軍隊的核心。
秦國的軍隊體系之中,常備軍其實比例不高。
世族這一系的軍隊,不算各家私兵,只有安西鎮軍中大概三萬軍、太原守軍中五千軍算是常備軍,也是職業軍人。而這樣,常備軍的比例也算是很高了。
常備軍大多不事生產,專職打仗,但耗費的也比一般的更卒多許多。一般來說,這些常備軍的武備要遠超普通的軍人,屬于特殊兵種,比如重甲兵、戰車兵、騎兵。
相比于那些只能穿著輕甲,拿著弩在陣前射擊的更卒,這些常備軍乃是軍隊中堅。在樊於期的十萬大軍戰沒在趙地后,秦國一度缺少這些中堅力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