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分別-《天!夫君是個大反派》
第(1/3)頁
覃遜帶著老妻王氏離開臨安這日,裘南事的人頭已經被丟進了亂葬坑,而前來送行的人,也只有他的老伙伴徐太傅。
港口,岸上,柳梢尚無綠意,徐太傅也并沒有帶上餞行的美酒,他空著一雙手來,心中卻頗壓著下離愁。
“此番一別,恐有生之年,我與覃兄怕是不能再會了。”
覃遜干咳了一聲,竟覺幾分愧疚之意,畢竟有的話,他還是不能和老朋友實說。
“我這一次回揚州,確然無意再返臨安,也自知無法說服老兄弟你丟開朝堂之事先尋個安穩地兒,我們終究還是不一樣啊,我無法一心為了這社稷天下,總是得先為私己之利打算的。”
“若是這社稷崩頹,又哪里來的世外桃源呢?”徐太傅卻擺了擺手:“令孫婿想為之事總算已為了,裘南事、王鏡杰等雖是罪該萬死,不過你我心知肚明,并沒有那樣多的人賣國求榮,可這就是權場,當初他們為了一己私利構害東平公,就應想到有朝一日自遺其咎,他們也不算無辜清白,罪不及死。
而此番對大理用兵,辛公兄弟二人亦十分認同湘王的決斷,尤其坦之,他與湘王數番探討,在是折服于湘王提出的戰術,不過自有衛以來,已有二百余載,畢竟此番是我朝首回對他國宣戰用兵……”
“大理之境,本屬中華所屬,更何況現如今大理已經不再是我朝之友鄰,雖太宗帝始,便傾重于文服而非武攻,可國政原本應隨時勢而變,想來老兄弟你也清楚,我之前主和,是因立朝未穩,戰無勝算,如今雖說也無必勝之勢,然而衛遼之戰已經再所難免了,我朝若再不示以威懾,遼國一但宣戰,況怕連將士都生怯意了。”覃遜覺得自己這番話,是如假包換的大實話。
徐太傅微微頷首:“終于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只可惜我徐氏一門子弟,竟無人能上征場。”
“古來戰事,也不是僅靠前方將士拼殺的,軍備糧餉的支持,各大派爭的平衡,及京畿州縣的穩定,千頭萬緒的事務,離不開文臣居中籌幄,這不也是太傅公你,縱然已至風燭殘年,仍然不放心遠離廟堂閑居山水的原因么?”
“若廟堂之上一直有湘王籌幄,老夫也無甚放心不下了。”
“湘王權勢太重,功高蓋主了。”覃遜拍了拍老朋友的肩頭:“你我都清楚,若湘王不肯交權,那勢必就將……大衛經不得又一場內亂了。”
徐太傅這天站在港口,一直目送著大船遠去,漸漸的沒于云煙浩渺間,沒有嘆息。
也許有很多人都不解,覺得覃遜與他并非同道中人,一個是游刃于權場,一個是忠守于社稷,但實則他很清楚,覃遜此人,雖重私卻不廢公,這樣的人如若遇到一位真正的圣君賢主,亦能成為一代國士名臣。
而湘王晏遲……
卻是他一直看不清摸不透的人。
當徐太傅一轉身,卻見二十余步外,官道上一輛馬車匆匆停穩,從馬車上下來的是個宮裝婦人,徐太傅頓時覺得幾分詫異——若是后宮嬪妃,自然不能如此隨意的就出宮,哪怕是宮人,奉了皇后的令旨出宮,多半也是為召見外命婦,緣何會涉足港口?
正詫異時,又驚覺這婦人竟然有幾分面善,專心一打量,婦人便站在了他的跟前,一禮,開口便稱“世翁”,徐太傅蹙起了眉頭,一時間仍然想不起這婦人是何人。
“聽聞祖翁今日歸揚州,特意趕來相送,未知……徐世翁是否也是為送別祖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