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說秦極生擒耶律鴻,收兵回關,遼太子姬顏出營來戰,秦極領段風烈迎之。 兩軍之將至三丈之地,秦極止馬而觀之。 姬顏面如寶石,身高過丈,二尺有余。 頭戴日月風云冠,身披乾坤繁星甲,手提鳳翅紫金鎲,騎龍駒,名曰紫玲瓏。 段風烈催馬上前,叫曰:“反賊何人,來送死乎?” 姬顏哈哈大笑,其聲如雷,兩軍士卒,頭暈震耳,雙手捂耳,遠近禽獸,驚懼遁走。 姬顏復曰:“唐童,不見泰山,未知山高,不聞雷鳴,無聞其威。吾乃東遼太子,姬顏是也。爾如能接我二十鎲,我不誅爾,放歸之。” 段風烈笑曰:“反賊,如此吐狂言者,我未曾見之。” 段風烈催馬來戰,姬顏迎之,二將之一丈之內,姬顏舉鎲便擊之,紫金鎲遮光引風,落段風烈頭頂,段風烈抬棍上擋之,嘭一聲巨響,段風烈手臂振麻,交錯而出。 戰馬未出十丈,姬顏復至,段風烈舉棍擊落,姬顏揮鎲敲擊之,熟銅棍上彈而出。 二將交叉奔走,繞馬復來,姬顏高舉紫金鎲直擊而下,劈風落影,段風烈抬棍上擋,手臂振痛,身體搖晃。鐙繩伸延三指,甲口松軟。 正是: 塵土浮沉亂風絮,暮色硝煙云飛揚。 蒼臺白露枝影疏,殘陽墜落巧玲瓏。 如此段風烈咬牙齒擬戰,接姬顏十八鎲,手掌破裂,臂力衰弱,不能戰之,撥馬南走,姬顏催馬追之,曰:“能受我十八鎲而不死者,不過二三人也。 爾雖死不辱,為將也。”二將追逐,狂笑,秦極亦追其后。 奔出二里,二將距離,前后不過三丈,段風烈見已至,設伏擒耶律鴻之處,知洞口所在,躍馬而過。 時至落日,雖未全黑,已視覺不清,姬顏擊鞭催馬,只顧追殺段風烈,未料前面有深坑,紫玲瓏雖躍之,然少晚之,跳出南岸,馬失前蹄,翻滾倒地,姬顏反應未及,摔落馬下,滾出數米。 段風烈回清風駒,已至身側,舉棍便擊之,姬顏未及起身,熟銅棍正落日月冠,一聲噼啪響,日月冠崩裂,姬顏頭破而死。 惜哉!遼國第二力士,太子姬顏來俗世,白走一回,死于非命,可謂逆天而行,自取滅亡也。 詩曰: 窺測天時知風云,探聽地理繪凹凸。 來往人和推禍福,畫眉月明兩難全。 江山妖嬈羅衣裙,迷霧浮沉煙霞紅。 龍飛鳳舞魚蝦游,美姬撫琴讀圣書。 遼將狂笑見姬顏已死,欲撥馬歸營,秦極截道阻去路,觀之。 狂笑面如墨鐵,頭戴四棱鑌鐵盔,身披鎖子烏鐵甲,手提月亮大刀,騎鐵青馬。 秦極曰:“既來也,歸之,何太急。” 秦極搖槍便刺,狂笑揮刀擋之。 狂笑無心交戰,撥馬而走,秦極截道而至,搖槍刺咽喉,狂笑抬刀擋出。 戰馬交叉而出,秦極取手銅锏,自身后擊之,閃光而至,天色已晚,狂笑看顧不及,手銅锏正落又脅,一聲輕響,肋骨射三根,吹落馬下,死于亂軍之中。 秦極收兵入潼關,羅玉諸將帶孝,斬首耶律鴻,祭奠羅衛之靈,復議戰事。秦極謂諸將曰:“遼兵,主帥耶律鴻,太子姬顏皆死,軍心必亂也。吾縱兵擊之,遼兵必破,遲者恐遁去也。諸將之意何如?” 眾曰:“善。”雖秦極點兵,留羅玉,龍子羽守潼關,自率五萬精兵,左右領段風烈、殷天祿,出潼關,來劫遼營。 且說遼營,敗兵入營哭訴,國師姜偃,守將卞吉仙,曰:“國師,大將軍,大是不好,太子、狂將軍皆死唐將之手也。” 卞吉仙哎呀一聲,坐到在地,泣曰:“太子喪命,諸將皆死,吾見大王何言之。” 姜偃曰:“為今之計,啼泣何益哉。卞將軍速傳令,撤兵歸國,今晚恐唐將來劫營,遲者一兵一卒不歸也。” 卞吉仙大驚,一躍而起曰:“國師之言是也。” 雖傳令,備車駕,收載姬顏尸體,棄大營,率兵遁之。秦極方出潼關,探馬來報,遼兵逃去。秦極領兵追之,未走二十里,追及之,秦極自遼兵后,縱兵擊之。 遼兵不戰而潰,四散敗走,卞吉仙大懼棄兵而走,獨自單騎,死命遁走。 姜偃見事不好,土遁而去。 遼兵逃散多半,余者皆棄刃降之。 秦極見遼太子尸體,惜之。 鎧甲兵刃皆收去,選軍中有威信者,為遼兵之首,寫一封書信,與之曰:“汝帶吾書,領兵護遼太子尸體歸國,見遼王承書。速去。” 遼兵拜謝而去。 正是: 霓裳羽衣斜陽晚,紅館闌珊照月明。 夢游瀟湘桃花樹,故人何處江流去。 卻說長安,郜國公主走了羅玉,出探馬日夜觀潼關戰事,探馬回報,秦極諸將大敗,羅玉受重傷,大喜聚心腹之人商議,有彭州司馬李萬,李昪,蕭鼎,岳勝,裴夜,蕭位,蕭佩,蕭儒,蕭偲,張先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