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熱血丹心灑江山,杜鵑啼泣殘月冷。 且說上官問月突聞,唐王、蕭妃無故暴斃,疑之。 速使管家來,廣陵王府,阻太子李純莫往金殿,請至光祿寺商議,一面使人探朝中之事,自領韓聰來光祿寺。 李純聞唐王死,欲入金殿恐有詐,在府中進出,不知所出,門兵來報,曰:“殿下,有明月公主府,管家韓渝求見。” 李純大喜,曰:“速請來。” 親往見之,遇之門內,曰:“老管家來,皇姐有何指示乎?” 韓渝行禮,曰:“公主使小人傳話,使殿下不可入朝,速往光祿寺議事也。” 上官問月之,會聚光祿寺者,正陽留守長安之將陳落昕、姜淑彤、姜淑梵、姜淑軒、龐勇、童幻皆于此。 諸將長安無事,便聚此飲酒。 遂李純至光祿寺,入內見上官問月,泣拜曰:“若非皇姐教之,吾為之魚肉耳,今父王升天,未能視之,吾之不孝也?” 上官問月使左右扶之,曰:“殿下莫過傷懷,今日之事,非悲痛之時也,郜國公主謀畫多年,今元帥南征,城中無名將,弒君篡位也。” 探馬來報,郜國公主使人搜捕李純,上官問月。 李純曰:“郜國公主握朝政之權,將若何?” 上官問月曰:“為今之計,殿下與郜國不兩立也。殿下率龐勇,童幻二公子,入演武廳起兵,領兵將武門伏兵待之,郜國不得殿下,必出此門,賊至而擊之,反賊可除也。吾率余將,往昭陽宮護母后,諸將之意何如?” 諸將曰:“公主英明。” 遂諸將個行其事,上官問月領韓聰,陳落昕、姜淑彤、姜淑梵、姜淑軒五將,行往昭陽宮。 郜國公主使李萬率兵,圍廣陵王府,擒李純、上官問月不得,探馬來報之,上官問月行往昭陽宮來。 郜國公主復使張先,李萬,蕭儒,領兵截上官問月,令曰:“活捉賤妮上官問月者官拜王侯也。” 諸將領命而出。上官問月心系王氏安危,催促車駕未過兩街,張先、李萬率重兵至,堵截道路。 李萬傳令,曰:“射反賊!” 身后弓箭手書上前,彎弓射之。惜哉!姜淑彤、姜淑梵二將,帶少數人行之最前,箭如蝗蟲,二將同數士卒,招架不及,死于亂箭之中。張先一躍,落上官問月車駕前,來劫上官問月,韓聰上前,截張先交戰。 李萬領兵將殺來,陳落昕催馬迎李萬交戰,李萬頭戴銀鳳盔,身披銀葉甲,手握亮銀槍,騎紅河馬。 陳落昕叫曰:“汝敢來犯公主,反乎?” 李萬觀陳落昕身披黃銅盔甲,握長戟,騎黑馬。笑曰:“天下亦可圖之,何況公主,皇妃也。” 陳落昕叫曰:“反賊休狂。” 陳落昕催馬來,抬戟刺之,李萬揮槍擋出,戰馬交錯而出,調馬復戰之。 蕭儒舉棒來,姜淑軒舉青鋼刀迎之,蕭儒金盔金甲,手握八棱棒,騎紅馬。 姜淑軒披紅銅盔甲,手握青剛刀,騎黑馬。 姜淑軒罵曰:“汝母子,飲李氏水,食李氏之米。今忘恩負義,篡謀叛逆,不如帶毛畜生也。” 蕭儒無言,直取姜淑軒來,舉棒擊落,姜淑軒抬刀上擋,手腳發麻,搖晃而出,咬牙復來戰。 正是: 東風不憐蕭墻花,浪里海棠秋雨苦。 樓臺落霜晚凄涼,梧桐悲切愁百首。 姜淑軒盡死力交戰,二十回合,蕭儒調馬迎來,高舉八棱棒,面門擊落,姜淑軒舉刀上擋,力小,青剛刀,自手中脫落,戰馬交錯之機,蕭儒揮棒復擊之,姜淑軒躲避不極,八棱棒落后背,姜淑軒喪命,滾落馬鞍。 韓聰截張先大戰,張先無坐騎,善于纏戰,上竄下跳,來往迅速,兵刃不中,一時南分勝負。 韓聰左右觀之,諸將具死只剩鄭彤苦戰,蕭儒來劫上官問月,大驚思曰:今日無生還之機也,遂躍下戰馬,使上官問月騎之,曰:“月兒速逃。” 揮掌擊之,戰馬吃疼,放蹄街中南奔,上官問月未曾見,今日之血紅景象,甚懼,華容失色,胸中乾坤皆散,趴臥馬鞍,緊抓韁繩,任憑馬兒狂奔。 蕭儒見上官問月南走,催馬追之,韓聰欲阻之,奈何張先死戰不退,無暇顧及。 李萬、陳落昕大戰二十回合,陳落昕不敵李萬,空刺一槍欲走,李萬抬槍刺右脅,陳落昕避之不及,槍破脅而入,陳落昕落馬而死。李萬調馬來,助張先、合戰韓聰,韓聰力戰二將,前后一百八十回合,力枯不敵,死于張先劍下。 韓聰保上官問月,坐騎讓之,舍命端后,盡忠而死。惜哉!韓聰義士也。 詩曰: 花開花落見黃昏,生死兩世乏眼間。 輕如鴻毛盡死節,重如泰山見忠義。 明月無暇羽化仙,清風拂柳獨茫然。 麋鹿游臺王愛鶴,流光之滄海一粟。 不知上官問月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