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身披寶甲,走出紅羅寶帳,張桓楚諸將,候之門外。 徐美祖曰:“二哥且慢,再聽小弟之言,燕南夢乃使誘敵之計,望二哥再候三日,在破金陵城未遲也。” 正陽謂曰:“吾屢次依四弟之言,過月余也,懼而不戰,如何破城,況且久者生亂,不如速決之。 四弟帶諸將留守大營。吾若三日不出,賢弟帶大軍回長安,不得違軍令。 徐美祖見不能阻,只得躬身令命。 張桓楚上前曰:“小弟先行,為元帥馬前開路。” 正陽曰:“不可,吾獨往,足也,任何人不得追隨,此軍令也。” 張桓楚跪正陽面前,落淚曰:“小弟焉能袖手,觀二哥入虎穴,而居身事外也,昔日臥虎山,眾兄弟共誓,同生共死。 今日二哥孤身入險地,若愚弟不能分憂,要張桓楚何用,如何見世人之面也,小弟愿隨二哥入金陵城。” 正陽曰:“眾兄弟且聽吾言之,國家大事,救百姓于水火,焉能感情用事,公私混為一體也,次去身入絕地,生死難料,正陽諸兄弟結拜,已無憾也,若六弟有失,正陽有負大哥,使諸將全身而退,正陽已不失,母親所托也,諸將且莫言之。” 楚云,漢崢二將,上前跪曰“吾二人誓死追隨主公,入金陵城,主公莫棄也。” 正陽曰:“子二將違令乎?” 楚漢二將抽出佩劍,雙手舉頭頂,曰:“主公之命豈敢違,唯此次入金陵,萬不敢從命,非入不可,主公若不許,我二人隨行,請先斬二將,方可行也。” 正陽伸手,取下二將之劍,曰:“來人,二將違令,關押三日。” 侍官依命,關楚漢二將于囚車之中。 正陽上馬提槍,直奔金陵城,諸將送至營外,目送正陽入金陵城。 正是: 平沙日暮秋水刀,龍城樓高絕鴻雁。 云斷夢雪花零落,煙塵繚繞鎖千門。 金陵城,又名為鎖龍城,只進不出,自古有名,城高強厚,內外兩城,四面設有兵陣,外人莫知也。 燕南夢自傷于,正陽槍下,自知非正陽敵手,關門養傷,傷愈,思破敵之策,欲使金陵城,兵陣誅正陽。 遂打開城門,誘唐兵入城。 開門數日,不見唐軍來。 燕曉天謂曰:“父王,開城門日久,不見唐將來犯,何也,唐賊知我計乎?” 燕王笑曰:“金陵城,我知、天知,地知而神鬼難測,正陽如何知之。正陽若懼死,自收兵遁去,奈我何也?” 有侍官來報曰:“大王唐軍元帥至城下” 燕王謂曰:“天兒,待正陽入城,關閉城門,正陽插翅難逃,必死吾手也。” 燕曉天曰:“諾。” 領命而出。 正陽至金陵北門下,止馬觀金陵城頃刻,復緩慢走馬,入金陵城內,前走未有一箭之地,城門關閉,落千斤閘。 正陽細觀,金陵城內外兩城,內城城墻之上,寫了《鎖龍城》三個字,燕王,燕曉天父子,立內城城墻,俯視正陽。 燕王哈哈大笑,曰:“金陵城,自古有別名,為鎖龍城,四門伏兵陣,千百年間,無人能破,汝今入鎖龍城,終有絕世武藝,亦妄想逃出升天。” 正陽亦哈哈大笑曰:“燕賊,南柯異夢,終會空虛一場,雖有刀山火海,吾今日夷為平地,有何手段,盡可使來。” 燕南夢揮黃旗,傳令曰:“開戰!” 北門內一聲炮響,前面出一股人馬,手持石頭,木棍之物。正陽觀之,為首一人,身著獸皮,左手拿鉚釘,右手握鐵錘,腳穿草鞋,徒步行走。 正陽曰:“反將何人?” 許峰曰:“吾乃北門守將,落鳳陣,陣主許峰,汝速下馬受擒,可免,粉身碎骨之禍也。” 正陽曰:“七尺之身可倒,三尺之腰不可彎也。汝等不過村童嬉鬧耳,焉能阻我。我必破四門兵陣也。” 正陽催馬來取許峰,許峰躲入軍中不見,正陽直闖兵陣,搖槍殺入軍中,南走。 許峰手中黑幡扇三次,炮,鼓之聲大作,動了石鳳陣,士卒投石,拋木,天地顫動,雷聲轟耳。 正是: 亂石飛度木凋零,落葉殘絮風塵中。 杏花墜地化泥土,日色暗弱星月沉。 城墻拋落牛石,滾木,自正陽頭頂落下,正陽使長槍,左右推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