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說胡如意遣散諸將,上官問月忌憚之,入興慶宮見王氏。言曰:“皇上居瓊樓不歸,奸賊胡班左右朝政,驅散諸將,成內無能將,生殺大權,皆出胡班之口也。孩兒觀之,若不移居他處,恐禍及太后也。” 王氏嘆曰:“月兒所言是矣。吾未曾思有,今日之局也,天下容王氏者,唯往塞外,吳姬妹處也。” 遂王氏出宮門見裴祥寶。 裴祥寶習性耿直,牢記正陽之言,守護興慶宮,門外巡視。 王氏謂曰:“小將軍可護吾,往塞外見正陽乎?” 裴祥寶行禮,曰:“小將必效死力,保太后周全也。” 遂裴祥寶率五百親兵,車載王氏,上關問月出長安北門,緩緩北行。 正是: 江岸漂淪形憔悴,秋水遲暮葉凋零。 月疏欄桿影徘徊,東窗寒霜鬢發白。 且說諸將皆去,胡如意復聚左右議之,曰:“城內阻我事者,唯有太后也,何計除之。” 計未出,侍官來報曰:“報丞相,裴祥寶帶太后,明月公主,出長安北門去矣。” 胡如意喜曰:“正合吾意也。” 遂胡如意駕車來瓊樓,見唐王。 唐王曰:“愛卿何事?不思老苦,親至見朕也。” 胡如意曰:“皇上事不好,太后、明月公主帶兵造反,出長安北去也。臣不敢擅自行之,故來請命也。” 唐王驚曰:“何人為將,追回太后、公主也?” 胡如意曰:“魯國公程虎,飛虎將軍龍子羽足可勝任。” 唐王以為然,下御旨,攜金牌命二將追回王氏。二將接旨。 程虎私謂龍子羽曰:“皇上昏庸,我等不可,助紂為虐,殘害忠良也。” 龍子羽曰:“然。” 二將入演武廳,分兵三千,領兵出長安北門,逐不盡力,左右瞻顧,未出十里,程虎止馬停軍,散布眾兵,尋找水源,官兵去多時回報,西北有渭水。 程虎率兵至渭水岸,曰:“眾將士入水沐浴,洗刷戰馬,今日炎熱,馬兒恐得署疾也。” 士卒依命入河玩水,過三四小時,方整兵列隊,放出探馬,觀王氏行蹤。 不知有過多久,探馬去兒復反報曰:“報將軍,方出三十里也。” 程虎曰:“去甚遠也,追至不及矣,收兵回城。” 遂入城二將回旨,曰:“追趕未及。” 胡如意疑二將,恐未盡力,使司馬文風率精騎千人,追之。 司馬文書出四十里追及至。 裴祥寶領兵緩行,突聞身后有馬蹄聲響,上官問月驚曰:“追兵至也,不知何人領兵也。” 裴祥寶曰:“公主,無憂,來者若善,吾言語歸之。若奸佞之輩,吾絕其命于此也。” 裴祥寶停車駕,自出軍前,立官道之中,截來兵。 頃刻追兵至,裴祥寶觀之,司馬文風身披青羅袍,手握金背刀,騎棗騮駒。 裴祥寶曰:“汝來此何為?” 裴祥寶無領兵交戰,常守后宮,故知裴祥寶之人甚少。 司馬文風不識裴祥寶,叫曰:“汝便是,山賊裴祥寶乎?速下跪受死也。” 裴祥寶怒曰:“小爺非他人,正是裴祥寶也。爾等虎狼之徒,膽敢來劫太后,公主,死罪也。” 言畢,高舉扁鐵樹,直奔司馬文風來,至一丈之內,扁鐵樹擊落頭頂,引風遮日。 司馬文風抬金背刀上擋,噔一聲響,手掌振麻,戰馬絆蹄,搖晃而出。 裴祥反轉奔走,尾隨而至,揮鐵樹橫掃細腰,司馬文風豎刀擋之,刀樹碰撞,司馬文風戰馬,搖晃而出,裴祥寶復一躍,出四馬文風右側,揮鐵樹斜擊之。 冷風襲來,司馬文風慌忙避之,不及,鐵樹尖,落左肩,肩骨折斷,趴臥馬案,死命逃之。裴祥寶無追,鐵樹立地,手挎腰而立,紅羅袍迎風飄然。 叫曰:“不懼死者,來也。” 追兵頃刻皆逃散。 上官問月觀裴祥寶,武藝非凡,嘆曰:“義兄暗留,如此強將護太后,用情之深,天下人非所能及也。” 裴祥寶等候半個時辰,不見再有追兵,起兵行往塞外而去。 司馬文風敗入長安,見胡如意復命,胡如意肝膽具裂,不敢復追,至瓊樓回旨,唐王亦不遣兵,任其遁走。 詩曰: 樵夫擊木知歲月,樹高百丈棟梁材。 漁翁溪水度深淺,垂鉤無餌釣江山。 昔日峽谷擒瘋虎,今朝羅袍金殿將。 鐵樹開花鬼神驚,蕭風勉力拂紅衣。 且說裴祥寶帶車駕,一路西走,上不知走多少時日,一日至錦帳,速遣快馬報入錦帳,正陽聞王氏來,報入后帳吳姬,獨自出錦帳二十里迎之。 裴祥寶見正陽,鐵樹棄地,落淚跪拜曰:“愚子祥寶,拜見元帥。” 正陽躍落馬下,扶之,曰:“小寶,不必舉禮,萬里護母而來,功德不小矣。” 正陽復來見王氏。 上官問月扶王氏下輦,正陽跪拜,曰:“不孝子,正陽迎駕來遲,死罪也,愿母親責罰。” 王氏落淚扶之,曰:“乾坤崩摧,唐室傾危,賢臣亡歸,百姓屠戮。天幸,母子復見,何罪之有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