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探監-《大宋清歡》
第(2/3)頁
他稍稍往前邁了一步,低聲地補充:“其實,我也想捕你進去,但端王,其心之仁、其義之真,格局氣度,遠在我之上,他叮囑我,先莫為難你。那就留你在外頭吧,待官家發話,是將你作共犯逮了,還是沒為官奴婢,再說。樞密院還能看看,你會不會聯絡其他的遼國探子設法營救。辦案子就得這般考慮,對不對?”
他正說得酣暢得意,不遠處的汴河,金梁橋上,忽地馳來幾匹快馬。
文官出身、在西北領軍打了多年西夏人的章楶,來到同文館門口,勒韁下馬。
曾緯拎著袖子,來到馬前打招呼:“章經略?!?
章楶未多與他寒暄,只將目光投向姚歡道:“邵家大娘子,你也在?”
姚歡俯身行禮:“章公,民婦想見一見夫君?!?
章楶轉向曾緯道:“怎么,不允?”
曾緯拱手解釋:“恐他二人,勾連串供?!?
章楶點頭:“哦,如此。曾舍人,老夫今日來,正要留一份口供給你,說一說這邵清當年在西北邊關做軍中醫正時的情形。否則,老夫若來遲幾步,只怕朝中有人要做文章,去官家跟前捏鼻子搓眼地說三到四,將老夫說成是探子的同伙,亦不稀奇。這么著吧,讓邵家娘子,隨老夫進去,在老夫眼皮底下,和她夫君說幾句話,可成?”
曾緯遜著嗓子打哈哈:“哎,章公的‘口供’二字,不敢當,不敢當。只是,閑雜人等,實在不好進同文館。”
章楶瞇起眼睛,睨著曾緯:“曾舍人,你還年輕著,凡事留個余地,莫太削刻了。你們在京城揪出細作,可喜可賀,朝廷怎么處置,老夫聽官家的。但里頭那人,從前在老夫所領的環慶軍中,勤勉行醫,救人不少,連老夫的牙將中了毒箭,一條命也是他從閻王那里奪回來的。夫妻之間有所掛念,本為人倫常情,一個小娘子看她夫君一眼,京城的城墻塌不下來。今日,請你曾舍人,給老夫三分薄面?!?
章楶如今,仍是涇原路主帥,今歲初,還因在宋夏戰役中又建奇功,得了官家趙煦在紫宸殿嘉獎、授予榮銜。
曾緯聽父親曾布提醒過,在特別重視對夏勝績的官家心中,章楶很受抬愛,你哪怕得罪他的堂弟、身為首相的章惇,也好過直接與章楶起沖突。
思及此,曾緯遂作出爽快之色,笑道:“章公的吩咐,晚輩豈能不遵?!?
章楶扭頭對姚歡道:“隨老夫進去吧。”
同文館的囚禁之所,由客舍改建,與刑部或大理寺的牢獄,大相徑庭。
幾乎可用“美雅”二字來形容。
庭院中,遍植梧桐,墻角廊下,木芙蓉正迎來花期。
又因這同文館從前主要接待高麗使者,而高麗人特別崇拜盛唐,故而院中的地面,被京城的能工巧匠們,用鵝卵石拼接出牡丹、卷草、七寶蓮花座等精致的圖案。
曾緯背著袖子站在月洞門口,看兩個禁軍領姚歡往囚室走去。
一旁的章楶揶揄道:“我老了,見不得離散悲怨的情形。舍人倒是心硬,還于此處觀瞻?”
曾緯嘴角一抿,謙虛道:“章公教訓得是,晚輩這就引章公去前廳,聽章公敘一敘里頭那探子,當初赴邊疆從軍行醫時,都去過那些軍堡,見過何種武備。”
章楶心中冷笑,越發相信,此案誠如昨日連夜知會自己的堂弟章惇所判斷,就是曾家要借邵清拖簡王下水,什么兩口子串不串供、事實究竟如何,彼等根本不關心。
……
邵清正趴在地上,艱難地去咬碗里的饅頭,忽聽屋外動靜,忙坐直身子,平衡須臾,努力站起。
辨清那個由遠幾近的美好身影時,邵清忙將手縮進袍袖里,拖著鐵鏈,挪到窗邊,對著撲過來的妻子,急切問道:“他們是抓了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