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后掛彩,太自信-《鑒寶無雙》
第(1/3)頁
胡允德云淡風輕,“我看也是。”
陳永鈞笑了笑,“這第一件拍品,往往都是大開門的東西。若第一件就被質(zhì)疑,那這場拍賣豈不黃了?”
顯然,胡允德和陳永鈞都不準備出手。
胡允德和陳永鈞都還有一句話壓住沒說:第一件拍品,也往往會定偏高的起拍價,以奠定基礎(chǔ)。
果然。
“起拍價一百萬,請諸位隨意加價。不過,加價幅度小于一萬,好像有失身份哦!”拍賣師是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男子,言談之間略顯俏皮。
大瓶確實被拍走了,起拍價落槌,一百萬成交。
這件大瓶,市場行情往高了說,區(qū)間應(yīng)在八十萬到一百萬。雖說以后的上升空間可以預(yù)計,但畢竟是現(xiàn)買現(xiàn)賣。
“這人瞅著面生。”陳永鈞看了看中拍者,又看向胡允德。
“不是行里人。”胡允德應(yīng)道,“之前和蘇老爺子有過往來的,也有一些其他生意場上的。”
此時,寧雪反倒安靜了,一副認真聽講、認真學習的樣子。
第二件拍品,依然是瓷器。
大盤。
拍賣師介紹,康熙五彩花鳥紋大盤。
五彩花鳥紋盤,是康熙中期官窯的代表作。
康熙五彩,和明代五彩最大的區(qū)別,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層次。
明代五彩的色料,一般都是平涂。但是康熙五彩,色卻分出了濃淡深淺。以常見的壽桃圖案來講,康熙五彩會從桃尖到桃身出現(xiàn)一個從粉紅到鮮紅的過渡,同時帶著暈染,層次感很強。
已經(jīng)有點兒類似粉彩的感覺了。
實際上,即便是只用一種青料的青花瓷,康熙朝也很講究層次,也正是康熙青花為人津津樂道的“墨分五色”。
這件大盤的底款,是青花雙圈六字楷書:大清康熙年制。
這一件大盤,幾乎所有的人都上去了。
輪流觀摩耗費的時間比較長,吳奪一看,心說等到最后再驗證好了。
就在這個過程中,吳奪驚訝地注意到,陳永鈞居然也用了“聽”的辦******到他上手的時候,他一手拿穩(wěn),另一手在大盤上輕敲,而后迅速將耳朵貼近大盤,好似在聆聽回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