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水墨鏡心-《鑒寶無雙》
第(2/3)頁
最關鍵的是不知道作者。不知道作者,就相當于不知道價值。
雖然這樣,但吳奪料想,能藏在珠山八友的瓷板畫里的東西,至少要比瓷板畫本身的價值高。珠山八友的瓷板畫,在當年雖然不如現在值錢,但也不是仨瓜倆棗的東西。
且又是明代的畫作。
所以,值得多花錢來拿下。
吳奪繼續琢磨了一番,這瓷板畫是1932年做成的,紅木框是1937年加的,那么這幅水墨鏡心,也應該是1937年夾藏在里面的。
但凡如此暗藏東西,肯定得有個緣由。
比如吳奪得到的陳鳴遠紫砂筆筒,是六十年代怕被破四舊才包裹成了漆器。而陰沉木燭臺里的元青花高足杯,民國時期的原主更是把緣由寫在紙上一并封存,雖然他錯把元青花當成了永宣青花。
而這一件,結合時間點,吳奪覺得,應該是怕落入倭寇之手。
“1937年吶,鬼子就進了中原,先打開了盧溝橋,后打開山海關······”
這瓷板畫在當年只能算工藝品,倭國鬼子未必感興趣。而且,如果掛在墻上,反而可能不會刻意去搜。
不過當年到底是什么情況,如今是不得而知了。
吳奪看著這瓷板畫,這東西鑲嵌得嚴絲合縫,肯定不可能和前兩次一樣、自己拿起小電磨就能解決的。
而且,珠山八友的代表人物何許人、何許人的經典作品雪景圖,這也是正兒八經的東西,包括這個工藝精良的老紅木框子,吳奪都不想破壞,最好是取出水墨鏡心之后,還能復原。
這可得找個手藝好的師傅來。
要不要問問胡允德?他肯定能認識這方面的高手。
可轉念一想,不行。胡允德當時就在現場,知道自己全力拿下這塊瓷板畫的過程,托他找人,他和師傅之間免不了溝通。
自己是怎么知道其間暗藏畫作?或者說好好的鑲嵌為什么要撬開?
很難解釋得通。
若是找不認識自己的師傅,就很容易解釋甚至不需要解釋。
同時,提前做好準備,取出東西就迅速收起,不讓師傅看明白都可以。
最后,吳奪決定請姚知源幫個忙,他在赤霞山古玩市場開店,應該也認識這方面的師傅。
想好之后,吳奪忽就覺得餓了,沒吃晚飯,這不知不覺天都黑透了;既懶得做,也懶得再下樓出去吃,就手點了個外賣。
吃完飯之后,吳奪沒有急于給姚知源打電話,還是白天他在店里的時候打比較好。
上網,查了查建材家居市場,先看了墻紙店和衛浴店,得讓他們給重貼墻紙,更換浴盆和馬桶。
家具的話,最好找個店一整套搞定得了。
這還是得親自到門店看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