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81章 紫銅鑲口,都說做舊-《鑒寶無雙》


    第(2/3)頁

    “不是,你倆咋這么有默契呢?”羅宇澤看向寧霜,“你是姐,你先說?!?

    他倆說的鑲口,自然是這碗口上鑲嵌的一圈紫銅。

    之所以鑲口,是因為原本的口沿露胎,有“芒”。

    在北宋中期之前,定窯是正燒的,就是把碗做好之后,碗口朝上放到窯里燒。如此一來,圈足底圈會露出胎來。

    但是到了北宋中期,定窯換了個燒法,叫覆燒,就是碗口朝下,扣著燒。要是這樣呢,碗口就會有一圈露出胎來。

    露胎的這一圈,毛毛糙糙的,有點兒扎人,有人就稱之為“芒”。

    圈足有芒和碗口有芒,各有利弊。圈足有芒,用的時候容易磨損桌子;碗口有芒,如果用來吃飯喝湯,容易剌嘴。

    都不完美。

    所以宋徽宗認為“定器有芒不堪用”,加上他又不喜歡白瓷,便親自主持搞了汝窯,汝窯是支釘燒,基本不露胎,只有底部有幾個小芝麻胎點顯現。

    喜歡定窯白瓷,又想解決碗口露胎的問題,那么就出現了鑲口。

    宋代的定窯鑲口,主要有金銅兩種。也有鑲銀口的,但是少,因為定窯是白瓷,鑲嵌銀口有點兒順色,不那么好看。

    金口有點兒奢侈,要么是皇家這么干,要么是有錢人為了顯擺。

    銅口最為多見。銅口也分個檔次,最好的,自然是紫銅。

    既然羅宇澤點了寧霜,寧霜便就應道,“你這紫銅鑲口,不是宋代的,是民國的。”

    羅宇澤一聽,又看向吳奪,吳奪點點頭,“民國鑲口做舊,不過這是一流的手藝,應該是當年高手所為。”

    傳世的定窯器,鑲口的一定比不鑲口的貴重。

    而在民國時期,更加注重老窯,得手定窯碗之后,若無鑲口,往往會給加上鑲口,然后做舊。

    羅宇澤朝寧霜拱拱手,“姐你給具體說說說唄?!?

    寧霜點點頭,“這鑲口工藝難度不大,很多匠人都可以做得精細,關鍵在做舊。據我所知,民國定窯紫銅鑲口做舊,主要有兩種法子,一種是用木炭打磨之后抹上香油,再用火吹燒,這樣就會出現栗色效果。還有一種,是利用硝酸銀,出現的是黑色之后返深綠色的效果?!?

    “我這大碗鑲口是栗色的,你的意思就是第一種法子唄?”

    “對。但做舊終究不如真正的老鑲口自然,特別是個別吹燒不均勻的地方。”寧霜點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