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吳大澂-《鑒寶無雙》
第(1/3)頁
寧元祺聽他倆“老師”來“老師”去的,淡淡笑道,“好好說話。”
吳奪便接了口,“我看的也不是很真切,不過這么多前輩專家都說是王莽新朝的東西,也錯不了。”
“怎么會有這么亮的黑漆古?”羅宇澤跟了一句。
“依我看,這青銅卡尺應(yīng)該是在清晚期出土,然后一直傳世,這一百多年,如此亮度倒也正常。”吳奪頓了頓,“至于之前形成黑漆古,有點兒東北干坑的感覺。”
吳奪也想知道青銅卡尺的來歷,后面這一句,純屬大概猜測,因為東北干坑出過黑漆古的古錢,所以就此附會上了。
“你怎么知道是出自東北干坑?”寧霜卻露出了驚訝之色。
吳奪一看,這是撞對了?
“只是感覺。”
寧霜點點頭,“的確是出自東北干坑。”
“那就趕緊說吧!”羅宇澤催促。
“根據(jù)我的考證,這可能是吳大澂當(dāng)年所藏之物。”寧霜說著,輕輕抿了一口果汁。
“這么有來頭?”羅宇澤更感興趣了。
在古玩行里混,如果不知道吳大澂,那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了。
吳大澂是同治年的進(jìn)士,光緒朝的官員,曾得到左宗棠的保薦;他的身份很多,學(xué)者,金石家,書畫家······但古玩行的人,都是知道他是一個收藏大家和鑒定高手。
他編寫過一本《古玉圖考》,幾乎是玩古玉的藏家的必備工具書。
吳奪也有這本書,只不過是現(xiàn)代版本。
“光緒六年,也就是1880年,吳大澂得授三品卿銜,被安排隨吉林將軍銘安到寧古塔、琿春等地辦理邊務(wù)。第二年,也就是1881年,他在東北的職權(quán)擴(kuò)大。這個期間,因為個人所長,他收集過一批當(dāng)?shù)貪h代墓葬出土之物。”
寧霜就此解釋起來,“吳大澂曾經(jīng)寫過一本《權(quán)衡度量實驗考》,描述過王莽時期的青銅卡尺;而且,他對年份描述的很精確,說制作時間就是新朝元年,也就是公元9年。同時,書中還有幾件青銅卡尺的拓樣。”
吳奪一聽,還真是對上了,果然是公元9年之物,而出土?xí)r間,也正是1881年!
寧霜繼續(xù)說道,“這其中有一件青銅卡尺的拓樣,和其他的不同,表面更加光滑,尺寸也相符,料想就是這一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