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暖床小香爐,子玉蟋蟀盆-《鑒寶無雙》
第(2/3)頁
這件銀質被中香爐,拍了五萬,比拍賣會上的常見價格能略低一些。
寧元祺主要是用它來助興,下午開場提提神。
拍完這件香爐,寧元祺看向章成錦和金聲振;這兩位名頭最響,年齡也最大。
“章老,金老,我這是拋磚引玉,接下來?”
“老章先來吧。”金聲振笑道。
“我也是帶了一件小玩意兒,不如老金的古畫提神啊!”章成錦客氣道。
“你看,我都說了讓你先來,要是你一說我便先來了,豈不成了假意推讓?”金聲振擺擺手。
“好吧。”章成錦沒有繼續客氣。
章成錦放到圓桌上的,是一件澄泥罐子。
高度和直徑都在十二厘米左右,有蓋。造型看似簡單,就類似于一個筆筒加了個蓋,但看過幾眼之后,會覺得線條特別優美。
顏色是鱔魚黃,色澤熟美,皮殼酥潤。
寧元祺靠著近,先上手了,如同看瓷器一般,先翻底,長方框六字楷書:古燕趙子玉造。
“子玉罐!”
章成錦微微一笑,向后撤了兩步。因為寧元祺這一說,很多人一起湊上前來了。
“子玉罐”,也可全稱為:趙子玉澄泥蟋蟀盆。
趙子玉,清代康熙年間制造蟋蟀盆的名家,也可以說是清代最有名的蟋蟀盆工匠。
特別是在北方,“子玉罐”幾乎就成了精品蟋蟀盆的代名詞。
蛐蛐罐,蟋蟀盆,一個罐一個盆,其實都是一種東西,就是習慣性的固定稱呼而已。
趙子玉制作蟋蟀盆,從選泥料到一系列工藝,都是精益求精,費時費力。所以,真品流傳下來的并不多。
據說,在民國時期曾有人調查過,全京所有藏家和古玩商手里的真品子玉罐,加起來頂多也就幾十個。
一件真品子玉罐,能賣到一百大洋以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