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草書千字文-《鑒寶無雙》
第(2/3)頁
“家里傳下來的。我老家是吉林的,后來兒子在齊州工作定居了,我就過來一起住了。”張老漢回答。
邱不落點點頭,從盒子里拿出了一個卷軸,這卷軸寬不到一尺,看著應該是橫幅。
軸頭是老紅木,看裝裱也不像新的。
吳奪就坐在邱不落的身邊,配合他拉開了卷軸。
這卷軸的總長其實有三米多,不過兩人也沒擺開架勢,坐著距離一米左右,一邊拉開一截,一邊卷起一截,就這么著看完了。
其實不用等看完,開了開頭一部分,邱不落的眼中就露出了失望之色。
因為這是一幅書法,書法內容是草書千字文,而且和宋徽宗趙佶的草書千字文“同款”。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是北宋宣和四年的作品,狂草,氣勢非凡,聲名赫赫。
真跡原本,是寫在描金云龍底紋白麻紙上的,長達11.72米。
不說別的,光是那張紙,就價值不菲。因為做這種紙,需要上百道工序,技藝早已失傳;而且十幾米長的紙,是一整張;上面的描金龍紋,那是真用金粉一筆筆描出來的。
趙佶當皇帝不怎么樣,甚至都被俘虜了,但是作為頂級書法家,千百年來那是公認的。
趙佶寫過很多千字文,但傳世的只有兩幅。
一幅瘦金體千字文,現藏于上海博物館;而草書千字文,則藏于遼寧省博。
吳奪和邱不落眼前這幅,倒不是印刷品,也是筆墨之作。
不過,原作長11.72米,這一幅長度只有三米多,顯然是“縮小版”。
同時,原作上有很多題跋和收藏鈐印,而這一幅只有趙佶本來的款印,就是“宣和壬寅御書”和“天下一人”花押,外加鈐印“御書之印”。
這一幅草書千字文,不倫不類。
說是高仿吧,它卻是“縮小版”,而且紙也是普通的宣紙,同時,也沒有做上其他的題跋和鈐印。
說是臨摹作品吧,它也不落臨摹者的款印,更沒標注說明是臨摹作品;同時,還仿造了一方“御書之印”蓋上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