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萬歷青花葡萄罐-《鑒寶無雙》
第(2/3)頁
“這倒是,啥畫片啊?”
“來,給你看看!”何雙友拿起手機,調出了一組圖片。
吳奪上眼一瞧,這是一個青花葡萄罐。頸部飾以回紋,圈足飾以蓮瓣紋,而罐身卻全是密密匝匝的葡萄和葡萄枝葉。
又看了看底款的圖片,青花雙圈六字楷書:大明萬歷年制。
“何老師,這東西從圖上看,完全符合萬歷官窯的特征,你弄來也不便宜吧?”
萬歷官窯瓷器,有一個典型特征,就是但凡有畫片的,往往都是畫得密密匝匝,顯得很繁縟。
這樣的紋飾,一來很費功夫,二來很難找到鮮明的重點。
比如這一件青花葡萄紋罐,滿眼的葡萄紋飾,大小都差不多。說沒有美感吧,也不對,起碼青花發色很好,而且紋飾畫得很精美;但卻又給人一種不透氣的感覺。
看官窯瓷器,除了基本的特征要點,想掌握風格,不了解皇帝的情況,也是不行的。
萬歷官窯這種密密匝匝的風格,有可能和萬歷皇帝朱翊鈞的“童年陰影”有關系。
朱翊鈞十歲登基,但是當皇帝的前十年,他說了不算。
張居正說了算。
朱翊鈞當皇帝的前十年,正是張居正生命的最后十年。張居正死后不到兩年,朱翊鈞突然下旨,就此展開了對張居正的抄家批判等一系列行動。
張居正這樣的人物就不需要介紹了,只是朱翊鈞之前活得好不壓抑。
雖然登基做了皇帝,但工作和學習卻是張居正一手安排,這是一張密不透風的日程表,正常皇帝的上朝之類的就不說了,關鍵還有各種各樣的學習課程,累得他是暈頭轉向。
還不敢反抗。因為張居正一手掌控大權,滿朝文武大部分都是跟他混的;而且,朱翊鈞的老娘李太后,還無比支持張居正,支持到有不少野史說他倆有一腿。
雖然是“童年陰影”,但是對萬歷皇帝的審美是有可能造成影響的。
當然,官窯瓷器的風格,也不是皇帝一個人的特點就能完全左右。明代后期的一些工藝品紋飾,也受到了西方藝術的影響,當時歐洲也比較盛行繁縟的藝術風格。
當時從歐洲和大明之間的交流還可以,來的人也不少,比如著名的利瑪竇。
“不貴,因為之前是掛袍的,我周末才洗掉油漆弄干凈了。”何雙友微露得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