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鑒寶無雙》
第(3/3)頁
雖然能聽,雖然剛才跟著胡允德看過一遍了,但是吳奪依然重新又看了一遍。
這樣的東西,對胡允德的說法,最好不只是個結果。
底款是青花雙方框六字三行楷書款。
關于成化官窯“大明成化年制”的底款,吳奪很清楚地記得已故著名古陶瓷鑒賞家孫瀛洲先生編寫的“歌訣”:
大字尖圓頭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頭,制(製)字衣橫少越刀。明日窄平年應悟,成字三點頭肩腰。
這玉壺春瓶的底款,無懈可擊。
“大”字上端有尖有圓,出頭并不是很高;“成”字的那一撇,又直又硬;化字左邊單人旁上端和右邊的“匕”的上端是持平的;繁體“制”字下面的“衣”的那一條長橫,右側不超過上面的立刀旁;“明”字中的“日”,有上窄下寬的感覺;“成”字最后一筆的那個點,所處位置,是與橫持平的。
當然,根據歌訣,成化官窯的底款,是有一定變化的,都對。比如“成”字那一點,這底款是與橫持平,但實際上橫上、持平、橫下都符合。
底款沒問題,露胎處和胎釉結合處吳奪也看不出問題,最后看青花發色和二次填彩,也沒有問題。
吳奪的眼力,實際上比之前已經有很大提升了,但面對這一件玉壺春瓶,不靠聽得話,那依然是黔驢技窮。
不過,和胡允德想的一樣,如此完美的一件成化斗彩官窯,而且還是少見的玉壺春瓶······
沒有問題,反而讓人更覺得七上八下。
還是拿出最后的必殺技吧!
吳奪雙手穩穩把住這件玉壺春瓶,仔細聆聽起來。
而胡允德的目光,也一直沒有脫離吳奪手上的玉壺春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