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收尾的粉彩-《鑒寶無雙》
第(2/3)頁
在康熙晚期? 五彩這個品種已經式微? 琺瑯彩高高在上,于是便出現了在五彩中添加“玻璃白”的粉彩。
“粉”的意思,就是“玻璃白”,五彩的顏色比較濃烈? 沒有過渡? 添加了“玻璃白”,可以調和出很多過渡色。
而琺瑯彩中的“琺瑯”,本來就和玻璃的性狀一樣。
實際上,對于外行來說,一件粉彩? 一件琺瑯彩,都擺在眼前? 未必能一下子分辨出來。
粉彩和琺瑯彩真正的區別,在于彩料的調制? 前面說過,琺瑯彩用的是油? 而粉彩用的是水。
粉彩在康熙晚期出現? 雍正、乾隆時期便風靡大江南北? 風頭甚至曾經蓋過青花。
青花瓷自誕生以來,所向披靡,在市場份額上向來是龍頭老大的位置,自它出現后,什么單色釉、什么彩瓷,都很難撼動其地位。萬歷時期的五彩出現一個高潮,也不過是勉強能和青花分庭抗禮,且只是短暫的輝煌。
但是粉彩,從清中期開始,面對青花,卻形成了真正的平分秋色,甚至一度占據過上風。
粉彩在康熙晚期出現,所以康熙粉彩很少,如今故宮里有,展出過,只有盤子,感覺更像琺瑯彩。
將粉彩真正推向高峰的,是雍正,雍正很喜歡粉彩。而且雍正粉彩,往往比較雅秀,畫片留白也比較多。
粉彩到了乾隆時期,進一步推廣,但是風格變了。乾隆喜歡熱鬧,喜歡繁縟,喜歡富麗堂皇。
六件粉彩瓷器之中,唯一一件不是白釉而是豆青釉的山水詩文尊,落的就是“大清乾隆年制”的底款。
豆青釉配山水畫片,還是很好看的。
胡允德和吳奪,一起先看的,正是這件。
這件山水詩文尊高達40厘米,畫片繁復,若是乾隆官窯真品,上大拍過千萬也不稀奇。
不過很可惜,這是清末民初的東西。
這一件山水詩文尊的迷惑性很高,以吳奪的眼力最終還是靠聽;吳奪甚至懷疑,當年的交易或者掠奪,就是本著乾隆官窯來的。
吳奪能聽,胡允德不能,他看得時間很長,最終才輕嘆一聲。
雖然不是乾隆官窯真品,但是吳奪依然覺得值得收,清末民初距今也一百多年了,也可以稱之為古玩,而且還是一件仿古精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