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沉沙河-《鑒寶無雙》
第(2/3)頁
“不急,先往河道的上游看看。”吳大志接著說道。
隨后,三人對著衛星影像仔細研究了一番,看完河道的上游,又整體研究了一遍,最后,又比對著地圖和地名,詳細搜索了一些相應的歷史資料。
這一通復雜的研究下來,天居然都擦黑了!
不過,三個人都沒有著急張羅著吃晚飯。
因為,這條河,似乎很有意思。
這條河,原先叫做沉沙河,本是黃河的一條小小的支流。
他們能明確查到,沉沙河在歷史上,發生過一次改道。
北宋末年。
對比古今地名,原本沉沙河并未途徑永縣東部的這座小山丘而后注入黃河,而是從永縣西部的平原河道注入。
北宋末年,沉沙河發生過一次泛濫,就此改道;本來由平原向北注入黃河、變成了一直往東、繞過這座小山丘,而后再折向東北注入黃河。
吳大志就此分析,“沉沙河即便改道,為何會‘選擇’如此有難度的路線?還要繞過一座小山丘?所以我在想,原先這座小山丘的周圍,會不會就是個‘坑’?!”
吳奪想了想,“我好像有點兒明白您的意思了,原先是一馬平川注入黃河,即便泛濫之后改道,出現這樣的路線,總得有點兒‘源動力’!”
吳大志點點頭,繼續說道:
“永縣東部,出現了孤山殘丘的地貌,是不太容易一路通向黃河的。
而這處山丘,就是一個重要的‘阻擊點’。不過,若是這座山丘周圍本來是一處環繞的天坑,就反倒成了引水地勢;河水泛濫沖過來,不僅沒有被‘阻擊’而潰散,而且正好注入了天坑之中。
當天坑蓄滿水之后,后續河水還是源源不斷,便形成了一股環繞山丘的‘源動力’,推進河流繼續向東,后來因為地勢,沿著最低的‘通道’向東北方向注入黃河!”
這個推斷讓權浩然連連點頭,“沉沙河!天坑就是被沉積的泥沙給填平的!河水環繞流淌,泥沙不斷,天坑最容易淤積!歷經千百年,把天坑給填平了!”
吳奪也連連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