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華夏古玩小題庫-《鑒寶無雙》
第(3/3)頁
古典家具收藏,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而且只要不玩,這方面的知識就會很欠缺。
再者,這道題還有“陷阱”。
萬歷,是明晚期的年號,若是不加細思,很容易就選A了。
但是,即便不懂古典家具,若是好好想想,能叫“萬歷柜”,一般不會是在當朝,應該是在后世。
因為一個流行性名稱的出現,往往是替代原來的名稱,它需要一個歸納期和適應期,需要一定的時間加上一定數量的人覺得它便于記憶,從而才越來越流行。
萬歷柜是在萬歷年間出現的,當時它的名字,叫做“直棱架格”。
而且,當時在民間,它還不止一個稱呼,有的地方叫雞籠櫥,還有的地方叫“氣死貓”。
因為它雖然是個立櫥的樣子,但是有兩扇門,門上帶著像窗欞的結構;帶“窗欞”就能透氣,最開始是放吃食的,貓能從外面看到里面的吃食,更是能聞到味兒,可就是偷吃不了!
后來它的用途,轉化成了書櫥;而且若是用什么紫檀花梨之類的名貴木料制作,那就是很上檔次的家具了。
這個中年人,看著是個愛動腦子的,雖然他不知道正確答案,但他覺得不可能是在萬歷當朝,所以肯定不能選A。
可是三選一他也只能靠蒙了,最后發揚了不會的“都選C”的精神。
選C錯了。
應該選D。
萬歷柜這個名稱,流行的時間很晚,是清晚期才真正流行起來的。
實際上,很多明代的東西,如今流行稱呼,都是直到清晚期才流行起來的。
比如斗彩。之前一直叫青花五彩,在乾隆朝的時候,唐英的奏折上,還說的是“成窯五彩”呢。
比如宣德爐,比如景泰藍······這些東西,明代乃至清代前期,都沒有這樣的流行性稱呼。
中年男子最后也是兩手空空黯然下臺。
接下來,又有一個男子上臺,依然是連三等獎都沒拿到。
而兩位主持人隨后也沒有再問有沒有人“自告奮勇”,這“自告奮勇”的,好像都不大行啊。
他們開始主動發掘。
男主持人首先發現了一位老先生,收拾得干凈利索,還帶著一副眼鏡,像個有學問的樣子,便就臺上點出他的位置和外貌特征,請他上臺。
可是這位老先生卻擺了擺手,接著轉身離去。
實際上,真正懂行的,往往沒興趣湊這個熱鬧。愿意湊熱鬧的,往往也不容易答對太多題。
“走吧,還是逛攤吧。”吳奪就此對寧霜說道。
寧霜笑了笑,“這些題讓你答,都能對么?”
“開玩笑,我就是一個華夏古玩小題庫!”吳奪也不算吹牛,在他的眼力“突飛猛進”之前,他的理論知識儲備確實已經不一般了,完全可以“紙上談兵”。
既然是紙上談兵,那見了東西還是容易抓瞎;比如當時他知道渣斗,也了解很多相關知識,但是見了宋代的耀州窯黑釉渣斗,卻還是認不清窯口、斷不了代。
寧霜說這個,也并不是慫恿吳奪上臺答題,只是隨口一問。
卻不料——
“主持人!這里有一個華夏古玩小題庫!你能讓他上臺嗎?”
第一個上去的那個小伙兒,不知道什么時候站在了吳奪身邊,剛才還聽到了吳奪自稱“華夏古玩小題庫”。
吳奪不由皺眉看了看他,這人怎么這么討厭呢!
小伙兒卻嘿嘿笑道,“這可是你自己說的。”
“這位先生還是個帥哥哪!真真是美貌與智慧并重,那就請上來展示一番如何?”女主持人發現吳奪之后,一手拿話筒,另一手打出了邀請的手勢。
吳奪還是不想上去,便對著臺上擺了擺手,準備就此轉身離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