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小號天坑,地下迷宮-《鑒寶無雙》
第(3/3)頁
穿過月牙洞口,吳奪自然是要往上浮起的,浮了大概五米,也就是和井中水平面差不多的高度,露出了頭。
吳奪腳下踩水,拿起手電打開,照射之下,發現自己身處一個水池之中。
當然,原來可能沒水,現在灌注的是井水。所以原先可能只是個坑。
水池大致是圓形的,直徑有個十米左右。
水池的深度肯定不止五米,因為他鉆出來的時候,是上浮了五米左右,但是當時腳下還是有一定水深的。
吳奪迅速游到水池邊緣,上了岸。
穿山甲原先能夠在此處呼吸,說明空氣是沒問題的。
不過吳奪還是沒有貿然摘掉呼吸嘴,后續再來可以檢測下空氣質量。
吳奪稍作喘息,回身再看水池,水池上方的高度,應該有三米多。這里頭就和井壁不同了,像是巖石結構。雖然也夾雜些許土層,但主要是巖石。
其實吳奪剛浮出水面的時候就注意到了,水池的中央,還有一根豎立的“石筍”,只是當時在水里不太方便觀察。
此時站在岸邊,吳奪拿著手電細細照射觀察了一番。
“石筍”更像是一個尖尖的“山頭”,高出水面不多,頂多一米。從上細下粗的形態來看,水下部分應該更粗。
吳奪不由心頭甫動。
這圓坑之中,若是原先無水,豈不是······
這不就是小號的天坑孤峰嗎?
天坑孤峰,在這里居然還有一個“模型”?
吳奪壓抑住了再次潛入水下去一探究竟的沖動;等離開的時候順便潛下去看看才最有效率,而此時,應該先把“陸地”上情況探明白。
這個水池的邊緣,是半包圍結構的,四分之三的邊緣就是石壁,水上也是石壁;“穿井”的月牙洞口,就在這四分之三的范圍內。
而剩下的四分之一所面向的,是一個近乎方形的空間。
水池和方形空間的上部是一樣的,也就是三米多的高度,頂部也還是石壁。
這個方形空間是長方形,貼著水池的寬度,有個七八米,長度則有十幾米,往里延伸。
吳奪看清楚基本情況之后,便往里走了十幾米,到了方形空間的盡頭,出現了一道門。
確切地說,這是一個門洞,沒有真正的“門”,可以直接進去,只是做成了門的形狀。
這門的寬度在兩米左右,高度這就是頂到上部石壁,有個三米左右。
吳奪站在門口,拿著手電筒往里照射,門洞內的通道往前延伸了頂多十米,就向左“拐彎”了。
而且這條通道的兩側,還有門洞;不是對向的,是錯開的,左邊的一處門洞距離吳奪所在的“大門口”大約三米;右邊一處更深,大約六米。
這通道之內的門洞就比吳奪眼下所處的“大門口”窄多了,寬度只有一米左右。高度則還是一樣的,就是頂到頂嘛。
吳奪忍不住走了進去,先走到了左邊的門洞,用手電照了照,里面的通道,居然也在前方幾米處出現了“拐彎”的情況!
吳奪不敢貿然進入,又徑直往前走,到了右邊的門洞,手電照射之后,發現也是如此!
吳奪想了想,繼續走到了所在通道直向的盡頭,到了向左“拐彎”的地方。
結果,“拐彎”之后的通道,在盡頭又出現了“拐彎”,而且兩側也有門洞!
吳奪心頭一凜!
好在他進來一直走的是直路,連忙徑直退回,又到了最初的“大門口”之外。
地下迷宮?!
這小號的天坑孤峰,難不成是迷宮出口指向的目的地?
那迷宮的入口在哪里?
或者說,這里才是迷宮的入口,那迷宮的出口,又在哪里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