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子午陰陽,一線雙鼎-《鑒寶無雙》
第(2/3)頁
白玉部分大一些,大約占了三分之二,墨玉部分則占了三分之一左右。
陳濟世眉頭皺起。
玉料本身沒什么,黑白分明的和田青花料,自古至今都是有類似的巧雕件的。
主要是雕刻的內容很奇怪,陳濟世從未見過。
白玉部分,雕的是馬頭;墨玉部分,雕的是鼠頭;都是立體圓雕。
一件玉雕,兩只獸頭。
如果各自看馬頭或者鼠頭,根據雕刻風格和工藝、線條,以陳濟世的眼力,也很容易能看出,應該是戰國時期的東西。
可是,戰國時期很少見這么大的圓雕立體件;更關鍵的是,內容還不是“獨立”的,馬頭和鼠頭共成一件玉雕。
此時,吳大志記錄完畢,陳濟世隨即便托著玉雕件問道,“七爺,您看,這東西······”
吳大志定睛一看,有馬有鼠,這還不是一只鼎啊!
難不成,這“地理模型”所代表的實地,一下子藏了兩只鼎?
馬,陽火,對應的是南方陽鼎荊州鼎。
鼠,陽水,對應的是北方陽鼎兗州鼎。
吳大志再度看向“地理模型”,雙峰一線天;馬鼠雙獸頭玉雕件,放在一線通道的地下。
難道,荊州鼎和兗州鼎,合藏一處?
或者,分別藏在一線天雙峰,一峰一鼎。
這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找到這個地方,就能一下子找到兩只鼎!
“怎么了七爺?”
“噢,這地方,好像不是一處,算是兩處合一。”吳大志一語雙關。
因為之前即便是陳濟世的推論,每一個地方,都會有一個相應的地支動物。如今有馬有鼠,而且又是雙峰,可以看作是“二合一”。
陳濟世點點頭,“不過,這東西我還真是第一次見,怎么會有這么奇怪的玉雕件?”
吳大志從陳濟世手上拿起,“看風格,倒應該是戰國時期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