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白瓷佛鈕印-《鑒寶無雙》
第(2/3)頁
“何老師,我沒誤會,你說手頭緊,不是真缺錢,而是沒有太多閑錢買好玩意兒了。”
“哈哈哈哈,還挺懂我。”何雙友滅了煙,“不瞞你,最近有件東西還真把我饞得夠嗆。”
“噢?那你還不說來聽聽?”
“走,回值班室說吧,別再來送東西的。我說的東西,沒啥,可以敞開了說。”
吳奪跟著何雙友回了值班室,何雙友拿出手機,調出一組圖片,“喏,看吧。”
吳奪接過來一看,居然是一方印章。
不過這印章比較特殊。
首先它是瓷的。
再者它的鈕是一尊彌勒。
德化白瓷佛鈕印章。
德化窯是一個地方窯口,就是以地名命名,位于福建德化。德化窯自然是民窯,宋代就有,但是名氣一直不算大。
直到明代,出現了白瓷,出現了白瓷佛像。
宋元時期,德化窯主要是青白瓷,以器物為主,裝飾則主要是刻花和蓖劃,所以和諸多名窯相比,也沒什么特別的。
明代開始,出現了白胎加白釉。而且白的別具一格,豬油白,象牙白,乃至被海外稱為“中國白”。
在這個基礎上,出現了白瓷佛像。
明代德化窯白瓷佛像,它是雕的,成品竟然能以瓷器的脆性質地,表現出佛像開臉的圓融、衣飾的柔軟、獨有的氣質······這種藝術魅力,收獲了大量的擁躉,德化白瓷佛像就此聲名鵲起。
不過,吳奪還真沒見過德化白瓷印章。
而且還是佛鈕印章。
這印章的方形底邊,也就四厘米見方,連同印鈕的高度,不過七八厘米。
但是,這彌勒印鈕,雕得卻極為細膩,脖子上掛的佛珠顆顆圓潤,頗具立體感;連衣褶的處理都生動得很。
吳奪繼續翻看帶有印文的圖片,八字小篆,還比較好認:大肚能容,笑口常開。
印面帶有朱紅印泥的痕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