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魏長城,三指山,子午峰-《鑒寶無雙》
第(2/3)頁
因為在地下迷宮的‘地理模型’中,雍州鼎是用一個靈猴帶鉤來指示的。
猴子和桃子······
靈猴獻壽,獻的就是壽桃。
吳大志接著又道,“這陽鼎的位置,參研起來難度確實夠大,但是參研出來之后,感覺實地探查的話,卻比陰鼎要簡單一些。”
吳奪點了點頭,目光又看向了標注東方陽鼎徐州鼎的紅圈。
這個紅圈,居然還在海邊。
吳大志就著他的目光,隨后也指向了這個紅圈,“這個地方,是蘇省連州,濱海城市。好在秘藏徐州鼎之處并不在市區,而在郊區的南臺山。”
南臺山,是一個山群,海拔不怎么高,也不怎么出名。不過,秘藏徐州鼎之處,根據“地理模型”的提示,應該有三峰并立,也不會太難找。
“南臺山?若是參照‘三峰并立’的話,莫不是三指山?”權浩然接了口。
“你去過?”吳大志看他。
“去過。蘇省連州的南臺山群雖然在郊區,但也有一部分被納入了臨海的景區。這三指山不在臨海景區內,名字是當地的叫法,所以知者不多。而且嚴格來說,并不是三峰并立。”
“噢?說說看?”吳大志知道南臺山,卻沒聽說過三指山。
于此同時,吳奪也開始上網搜索南臺山和三指山。
“其實三指山是一座山峰,只是山體從頂部往下百余米有兩道挺明顯的長裂縫,看似將山體分成三部分,也如同三根并攏的手指一般,由此得名。”
吳奪還真找到一組三指山的圖片。
看起來,著實平平無奇,只是某個角度看有點像“三指并攏”。
不過,根據“三指山”的情況,恰在吳大志劃出范圍的中心位置。
吳奪又搜出了一些說法。
這三指山位置比較偏,既不在海邊景區,也不臨主干道;但是,有些驢友爬過,還有人發現并介紹,山腰有一處“平臺”,讓人聯想到張無忌掉下懸崖被困、后來又鉆進山腹得到九陽真經的那個地方。
只是這“平臺”比較險峻,不管是從下面爬上去,還是從上面爬下來,都很難。
可對于他們來說,如果這個“平臺”和秘藏徐州鼎之處關聯,這就算不錯了,起碼好找。再難,能難得過羅布泊么?
“根據‘地理模型’的提示,秘藏徐州鼎之處,就是在山腰的山體中;這處‘平臺’,有點兒意思。”吳大志微微頷首。
大家也沒有再過多討論,因為還剩一處同時藏有兩鼎的地方沒有細說。
吳大志最終將手指指向了最后一個紅圈。
這個紅圈,代表的是荊州鼎和兗州鼎的秘藏之處。
雙峰一線天。
不過,這個地方,并非他們之前討論過的南湖省界州的雙子峰。
而在北湖省的子午山。
北湖省多山,子午山不算是什么旅游勝地。但是,子午山卻有著很鮮明的特征。
子午山,有十二座分別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命名的山峰。
其中最大的兩座山峰,便是子峰和午峰,對峙而立。
根據他們查到的情況,子峰和午峰的距離也不是想象得那么貼近,相距也有個幾十米;但是因為兩峰相向的山體對立面比較平,一條居中的山路長達數百米,兩側則是兩條山溝,稱之為“一線天”也算形象。
子峰和午峰是子午山十二峰中山體最大的,卻不是最高的。
不僅不是最高的,而且是十二峰中最矮的兩座。它們還處于居中的位置,被其他的山峰環繞包圍。
“爺爺,這地方明代才被叫做子午山;戰國末期,還沒名字呢。”吳奪就此說道,“這幫人的設定,居然在明代得到了認可,想想也挺有意思。”
吳大志笑了笑,“當年這幫人選定了這個地方秘藏荊州鼎和兗州鼎,同時在地下迷宮的‘地理模型’中以子鼠午馬雙獸頭玉雕來提示,怕就是發現了十二峰的特別之處,同時認定了中間雙峰的子午之位。”
“這幫人,真是高手中的高手,不說別的,這風水堪輿之術,厲害啊!”葛亮也禁不住感嘆起來。
“好在我們跟上了他們的節奏!”吳大志看著畫全了紅圈的手繪地圖,“如今九鼎位置已定,這是一個階段性勝利啊!”
吳奪、權浩然、葛亮都鄭重點頭。
“今天太晚了,明天我給龐局打電話。”吳大志又道,“咱們也都休息吧。”
“今晚怕是很難睡好。”吳奪點了一支煙,“再聊會兒吧。”
“聊會兒聊會兒。”葛亮附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