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取鼎順序,有人反對-《鑒寶無雙》
第(2/3)頁
而調查組的其他小組其他人,了解的情況都不全,甚至有的人連這次的終極目的是讓沉寂兩千年的九鼎重見天日都不知。
饒是吳大志已年過古稀,見慣了風浪和場面,此時還是有些激動。
這種激動帶有一定的儀式感,就好像你苦戀的姑娘終于正式答應了你,雖然距離洞房還有個過程,但好歹是朝著入洞進發了。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龐統對民間專業人士是這樣,吳大志對特調局的人也是這樣;既然已經“一體化”了,那就不會藏著掖著。因為關乎著如此大事的成功率,需要精誠合作。
九鼎的特點和位置,吳大志根據之前的參研和討論,一一詳細介紹。
介紹完之后,又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
這些建設性意見的重點,就是探鼎和取鼎的順序。
在這個環節,大家的興奮度都起來了,出現了一些討論。
豫州鼎作為九鼎之央,位置也在“當中”,而且情況都已經探得明明白白,所以最后一個取,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
至于其他八鼎的順序,吳大志是倒著來說的。
在確定了九鼎所有位置、等待開會的這段時間,吳大志一直在琢磨,也和吳奪、葛亮、權浩然有過深入地交流,所以想法早就成形,說起來也很有條理。
這里頭,因為青州鼎需要“八球”打開機關,所以應該是倒數第二個。
冀州鼎所在的羅布泊,如今和過去變化最大,而且實地探查的風險也最大,吳大志建議倒數第三個。
揚州鼎過去在湖底,如今卻“身”在鬧市,建議倒數第四個取。
同時吳大志建議龐統,再取前面幾鼎的同時,派人前往越州進行前期準備,最起碼弄清楚這個范圍內所有單位和建筑的情況,做好萬一要“動工”的配套和關聯方案。
梁州鼎位于嘉陵江川北利州段某個范圍內,江水的改道和漲落情況、山體的變化情況,都需要摸排,還有可能需要水中作業,所以這個地方也需要一些前期準備,建議倒數第五個。
說到這里,吳大志頓了頓,龐統笑著接了一句,“老爺子,除了豫州鼎,這后取的四鼎,都是陰鼎啊。”
龐統在私下里稱吳大志為“七爺”,但這種正式場合,他還是換了稱呼。
“對,陽鼎于山,陰鼎于水,陰鼎的難度,本來就比陽鼎要大。”吳大志應道。
龐統點點頭,“接著說。”
吳大志便接著說道,“關于陽鼎,兗州鼎和荊州鼎,實際上在一個大范圍,雖然具體是如何設置的還不知道,但是肯定要比其他陽鼎復雜。所以我建議在四個陽鼎之中,最后取。”
“至于剩下的徐州鼎和雍州鼎,哪個成為‘頭炮’,我覺得差不多,都可以。”
吳大志說完順序之后,又點了點一些關鍵位置,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項,便結束了發言。
關于這個順序,大部分人都是同意的;初次見面的指揮小組副組長李山話不多,也對此評價:“不錯!”
龐統也是連連點頭,除了評價性和詢問性插話,也沒多說。
至于吳奪、寧霜還有權浩然、葛亮,更是沒有意見。
唯一明確提出反對意見的,竟是梅小梅。
她的聲音略顯沙啞,卻也別有韻味,“吳老先生的建議,我倒是有一點反對意見。”
她突然發聲,龐統不由皺了皺眉。
龐統皺眉不是因為她反對,開會嘛,暢所欲言,有碰撞不妨事,重點是獲得最優方案;不過,她就這么聽了一遍,是不是真的消化了?這么快就提出反對意見,內容有可能貽笑大方。
但龐統也只是皺眉,并沒有打斷。
既然是他要提拔的人,那么還是比較了解的;梅小梅的作風雷厲風行是不假,但不至于草率。哪怕反對的不對,應該也不會離譜,哪怕只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兒啟發,也說得過去。
吳大志倒是笑呵呵,“小梅,你這個‘一點’,那就是大部分都同意了?”
“對。”梅小梅點點頭,也是笑著說,“其他的順序,我沒什么意見。但是我覺得第一個取的,應該是冀州鼎,也就是先去羅布泊。單獨拿出冀州鼎之外,其他的順序,我覺得您說的是最優方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