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段矮墻,上次看衛(wèi)星地圖時,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卻有了,最大的可能是這幾天被風吹出來的。 這里已經(jīng)是古羅布泊的湖區(qū),起碼在戰(zhàn)國晚期應該是湖區(qū),原本不太可能有什么建筑。不過,從漢代開始,羅布泊就逐漸干涸,湖區(qū)內(nèi)出現(xiàn)“水陸并存”。這里也可能是漢代以后建造的。 同時,羅布泊是個咸水湖,湖水并不適合飲用;但附近流經(jīng)的河流應該在羅布泊周圍形成了一些不同于羅布泊的小型淡水湖,還應該有綠洲這樣的存在。 不然樓蘭古國不可能只依靠羅布泊這樣的咸水湖來發(fā)展。 這些都是常規(guī)的推理,但他們來到這里,卻還有一個非常規(guī)的推理。 那就是,這里恰巧是劃定范圍的邊緣,湖區(qū)不太可能有什么建筑,島上卻可能有! 難道,這方圓十公里的范圍,真就在曾經(jīng)藏鼎的小島上? 吳大志在矮墻的內(nèi)側(cè)看得很仔細。 別人也沒閑著,吳奪和葛亮陪著吳大志查看了一番,其他人則在矮墻的外側(cè)查看了一番。 除了這矮墻在沙子下面應該還有一截,并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這也很正常,當時不可能在沙子上建墻,應該是建在相對有一定硬度的地面,只是后來沙化覆蓋了原先的地面。 吳奪還悄悄把手放到了矮墻上“聽”了一番。 他也聽到了聲音,但是這次卻不能直接“翻譯”! 本來他聽取聲音時,是一種類似旋律的東西,卻能直接從旋律中感知到內(nèi)容;就如同聽到一首熟悉的歌,馬上就能想起歌詞。 但是這次,有“旋律”,卻感知不出內(nèi)容! 吳奪暗自郁悶,難不成土墻經(jīng)過風沙侵襲,“變質(zhì)”了? 這也沒辦法,他這項“聽力”,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即便能感知到內(nèi)容的東西,也是有多有少,“播放權(quán)”不在他手里。 而化肥下車后,一直很蛋腚地坐在一邊,沒什么表示。 “肥哥,過來看看!”吳奪招手。 化肥站了起來,卻走到了車邊,意思好像是沒什么意思。 “走吧!”吳大志抬抬手,“這里是劃定范圍的東南邊緣,咱們直線開過去,去西北邊緣看看。” 兩輛車繼續(xù)前行,直線開了大約十公里,到了劃定范圍的西北邊緣。 結(jié)果眾人大吃一驚。 這里也有露出地面的建筑殘跡! 不過這里不是墻,而是兩根石柱,還挺粗,直徑有個二十厘米左右。相距應該不到兩米。 露出地面的部分很矮,還不如之前見到的矮墻高。兩根石柱露出地面的高度也就一尺左右。 石柱的頂端雖然已經(jīng)風化,但是也能看出有傷損的痕跡。 “這感覺像是個門口,結(jié)果門塌了,只留下了兩根門柱。”吳奪一邊說著,一邊又把手放到了石柱上。 還是要聽一聽。 結(jié)果和矮墻一樣。 “這里原先不會是個古城池吧?”梅小梅接了吳奪的話,“這里有門、那里有墻的。” “不是。”吳大志搖搖頭,“古城池的城門,兩邊哪是柱子?再說了,這兩根柱子之間至多兩米,太窄了。” 這時候,化肥卻好像很高興的樣子,在兩根石柱間穿來穿去。 “東南,很平靜;西北,很高興······”吳大志看著化肥,“走,現(xiàn)在去正北邊緣!” “吳爺爺······”葛亮開了口。 吳大志抬手打斷,“八個方位都得看,先看好的吧。” 接著,他們開車到了劃定范圍的正北邊緣,卻沒有見到什么建筑殘跡。這里視野開闊,周圍也沒看到什么建筑殘跡。 吳奪好像有點兒明白了,既然說八個方位都得看,那就是東、南、西、北加上西北、東北、西南、東南。剛才到過的東南和西北都有建筑殘跡,那么其他幾個“點”,也應該有。 但現(xiàn)在的“正北”,卻沒有建筑殘跡。 “爺爺,既然是殘跡,有些可能殘得徹底點兒,現(xiàn)在未必能看到了。再者,這是風沙吹出來的,八個地方未必那么均勻,說不定這里的沙層厚些。”吳奪說道。 “化肥?”吳大志看了看化肥,“找個你最喜歡的地方吧?” 化肥的情緒依然不錯,聽了吳大志的話,還真是邁開腿跑了起來。 化肥停在了一個略略凸起的沙丘前,轉(zhuǎn)起了圈兒,還是比較高興的樣子。 “男同志動手挖挖看。”吳大志指揮,“女同志觀察下周圍的情況,小心毒蟲一類的東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