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86章 開門大吉,巨闕贈禮-《鑒寶無雙》


    第(3/3)頁

    吳奪和葛亮推讓,吳大志笑道,“龐局是總指揮,怎么不聽指揮了?”

    最后,吳奪和葛亮一起抬起了石匣的蓋子,不算費力。

    石匣中,居然放著一把青銅劍!

    這把劍比常規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都要大。

    劍長將近八十厘米,劍的最寬處將近十厘米,劍脊最厚的地方,怕是得有三厘米上下。

    劍身和劍柄的銜接處是自然內收,劍柄則成圓柱形,上帶三道圓箍,劍柄尾端則是一個直徑僅比劍身寬度略窄的大圓箍。

    整個劍身黑沉沉的,劍鋒都沒有什么光芒。在強光手電的照射下,也只能隱隱看出深褐色的暗紋。這些暗紋好似沒什么規律,如同斷裂山石的縫隙。

    吳奪正在劍柄那頭,放下蓋子之后,就此握上了劍柄。

    不料,入手十分沉重,差點兒把手腕子給閃了。轉而改成雙手持握,這才比較穩地將此劍拿起。握劍走動,都有點兒吃力了。

    權浩然一步趨前,在吳奪旁邊細看此劍。

    “這,不會就是他們留下的好東西吧?”龐統看向吳大志。

    “應該是。”吳大志忽而明白了,“原來此陣的金性,不是冀州鼎兼顧,而是這把劍啊!陣破了,此劍在陣法內也就沒用了,正好留給取鼎之人。”

    葛亮點點頭,“由此看來,冀州鼎在陣內,沒有五行的作用,所發揮的,只是陰水屬性的牽引和平衡作用!”

    吳奪雙手握住此劍之時,也啟動了“聽力”。

    ······

    “什么?巨闕?!”

    在吳奪說出自己的鑒定結論時,眾人大吃一驚。

    “此劍確實是春秋末期的青銅劍,表層處理雖然比較暗沉,但和越王勾踐劍本質類似;而且有些特征和傳說中的巨闕劍能吻合······”權浩然沉吟著和吳奪對視一眼,“巨闕的可能性,還真的有······”

    “我也只是個人看法,龐局在這里,回頭請專家‘會診’吧!”吳奪和他對視,心照不宣。當年這幫奇人異士,既然有了魚腸,弄到巨闕也不稀奇。

    春秋末期一代鑄劍大師歐冶子,平生鑄劍,有“五劍”最為傳奇: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

    因這五把名劍都是為越王所鑄,故又稱越五劍。

    巨闕和魚腸一樣,如今只剩下傳說了。

    別人許是將信將疑,但是吳奪既然“聽”了,那便能完全確定這就是巨闕劍!

    沒想到,越五劍中的魚腸和巨闕,居然都被這幫人弄走了,而且都“留”給了取鼎的后來人。

    “這就算不是巨闕,如此春秋重劍,也必定非同凡響!”龐統按捺著興奮之情,“此行沒想到還有如此贈禮啊!”

    此時,寧霜卻又去仔細看了看那個石匣。

    石匣表面很是光滑,沒有什么紋飾和痕跡。可是,當寧霜費力將石匣翻了個身,卻發現,石匣底部刻了字!

    “快來看!”寧霜立馬喊道。

    石匣底部,刻的字還不少,一共十四個,豎成一列。

    吳大志立即上前蹲下身來,權浩然也蹲在了另一側,其他人辨識這種戰國末期金文的水平自是沒法和他倆比,自覺往后讓了讓。

    吳大志從第一個字開始看,權浩然卻指著最后兩個字大叫一聲:“果然是巨闕!”

    其實,這最后兩個字是“鉅缺”。

    巨闕,最初好像真應該叫鉅缺。現在叫巨闕,不知是從古代何時起約定俗成的。

    巨闕是歐冶子所鑄,命名卻是越王。

    隨后,吳大志將這十四個字全部認了出來,其實也是對“鉅缺”的解釋。

    這十四個字是:穿銅絕鐵,胥如粢米,越王故曰鉅缺。

    當然,這十四個字是那幫奇人異士刻的,可人家是戰國時期的人,又得到了巨闕劍,那是很有發言權的。

    這十四個字的大致意思是:用此劍穿銅也罷,斷鐵也罷,都如同砍米糕一般,所以當時越王為之命名“鉅缺”。

    “鉅”的意思是堅硬的鐵,這把劍能使堅硬的鐵“缺”,才叫“鉅缺”。

    這把“鉅缺”,就是傳說中的巨闕,戰國末期就已被秘藏的巨闕。

    取鼎之前,竟見巨闕;眾人的情緒,在走向三間正房的時候,已經被烘托到了一個極高的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