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玉石巴扎,黑皮賭料-《鑒寶無雙》
第(2/3)頁
因為一路觀光,他們早晨六點多出發,直到晚上將近十點才進了和田的市區。
此時依然尚未天黑。
酒店是提前定好的,入住休息。
第二天起得稍晚,吃過早飯之后,他們去了和田有名的玉石巴扎。
和田以和田玉聞名,玉石巴扎有很多,大大小小。
同時,和田還有一個和田大巴扎,在市區的東北面,毗鄰國道。不過,和田大巴扎是個綜合性市場,聚集了各種名優百貨,玉石不是主要的。
而吳奪他們去的玉石巴扎,當地人稱為大橋巴扎。
雖然玉石巴扎上有各種各樣的和田玉料,但來玉石巴扎的買家,瞄準的主要是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的來源,主要是兩條河,一條叫玉龍喀什河,又叫白玉河;一條是喀拉喀什河,又叫墨玉河。
玉龍喀什河發源于昆侖山北坡,自南向北流經和田綠洲,隨后與喀拉喀什河匯流,后續被稱為和田河,最后注入塔里木河。
所謂籽料,就是產自昆侖山的山料,在崩落后落入河中,經過河水千萬年的沖刷,最后變成了沒有棱角、相對圓潤的形狀;有一些還因為河水和淤泥中各種元素的侵染,形成了不同的皮色。
所以,籽料和山料的不同,不在于本質;從本質上說,玉石成分是一樣的;不同在于籽料經過了河水的滋潤和沖刷,得到了大自然的“二次加工”,就此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和美化。
籽料是要從河水中采和從河灘中挖的。
不過,和田玉應用的歷史太久遠了,籽料資源現在幾近枯竭。現在即便能挖,挖出來的也多是垃圾料。
就算在和田玉石巴扎上,好的籽料也不多了;一旦出現好料子,要價也都是高得出奇。
攤主:“阿達西,玉石要不要?”
買家:“先看看。”
攤主:“好好看。”
買家:“這個小籽多少克?”
攤主:“有眼光!天地紅皮,還是純純的白肉嘛,稱一稱嘛,10.6克。”
買家:“多少錢?”
攤主:“五萬!”
買家:“五萬一顆?我要了!”
攤主:“你這是開玩笑的嘛?你問多少克,我說的是克價。”
·····
攤主這樣說,別覺得他是臨時加價,也別覺得他漫天要價;在玉石巴扎上,極品好料就是這么個行情,克價幾萬不稀奇。
而垃圾料,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攤主:阿達西,玉石要不要?
買家:你這里的料子,看著都一般啊!
攤主:好料有好料的價格,想看更好的精品,我單獨給你拿嘛。
買家:這塊大料子多重?什么價錢?
攤主:剛稱過,1.8公斤,裂少,能出鐲子的!五萬!
買家:這肉質不行,青灰,還帶棉帶僵,出鐲子也很難看的,只能挑好的地方摳珠子了。五百行不行?
攤主:五百?太少了,太少了!
買家:四百!
攤主:臥槽!無情!五百拿走,四百不行。
······
至于做皮做色的那種“籽料”,那就得看是誰買了。
吳奪他們三人之中,自然是吳奪在玉石上的眼力最高,寧霜也算懂玉,但是在辨別真假方面,畢竟不是高手。而梅小梅,那就更外行了。
這個大橋巴扎,算是市內最為集中的玉石交易市場。這里頭,還有很多來自蘇州、南陽等地的玉商。蘇州和南陽,當下是華夏和田玉交易的兩個著名的大市場。
吳奪雖然不是玉商,但也是逛市場的老手,他先是大致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