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49章 不改十四州,換畫自己收-《鑒寶無雙》


    第(1/3)頁

    從眼下看到的情況來說,這幅長眉羅漢,是貫休所繪,然后輾轉流傳,明末被陳洪綬收藏,并題了款、蓋了印。

    而后,在清中期被人所得之后,重新裝裱,并在修補翻新這件木雕之時,暗藏其中。

    陳洪綬是明末生人,清初去世,字章侯,號老蓮;不僅堪稱畫壇一代宗師,而且他的繪畫技法也影響深遠。

    題款上的“悔遲”這個號,是明亡之后他進入云門寺為僧的時候用的號,所以寫的是“云門僧悔遲”。不過后來他又還俗了,還俗之后,基本上以賣畫為生。

    陳洪綬的繪畫作品,最見長也最著名的,就是人物;早年間,他畫的人物一般是比較挺拔偉岸,線條也是清勁圓轉;而到了晚年,則變得夸張起來,怪異甚至有些變態,別具一格。

    所以陳洪綬晚年的人物畫作品,和貫休是有一定相似之處的。同時,陳洪綬晚年的作品,價值也更高。

    談及明代畫家,往往首推明四家,就是沈周、唐寅、仇英、文徵明。但是,若單論人物畫的成就,陳洪綬并不比明四家低;甚至有人評論他,“在仇、唐之上,蓋明三百年無此筆墨”。

    ······

    “這題款和鈐印,沒有問題,應該就是陳洪綬的。”吳大志端詳之下,緩緩開口,“可是,這長眉羅漢圖,到底是不是貫休真跡,也不能單憑陳洪綬一家之言。”

    陳洪綬不僅畫技了得,在鑒定古畫方面,也很專業;一般來說,他認定的東西,應該問題不大。

    但是,這畢竟是唐末貫休的作品,和陳洪綬也隔了大幾百年,而且貫休作品傳世太少。

    陳洪綬的題款鈐印容易鑒定,但是貫休的真跡可就難了。

    大家聚在一起討論了半天。

    最后,吳奪自然還是要聽一聽的。

    真是貫休的真跡!

    而且吳奪聽到的比較詳細。

    這是貫休所繪《十六羅漢圖》中一幅。

    不過這幅長眉羅漢所在的這一套《十六羅漢圖》,不是歷史上有名的那一套。

    歷史上有名的那一套《十六羅漢圖》,根據史料記載,尺寸比這幅長眉羅漢要大得多,每一幅的尺寸,橫寬在四十厘米以上、縱長都在九十厘米以上。

    而吳奪眼前這一幅長眉羅漢,橫寬不過二十厘米,縱長不過一尺。

    歷史上那一套有名的《十六羅漢圖》,曾為宋太宗所得,后來的《宣和畫譜》中也描述過,如今存世的,也有不少摹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