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個很關(guān)鍵的問題,乾隆朝的仰鐘杯,確實還沒發(fā)現(xiàn)這么大的。 因為這其實是一只仰鐘式碗,不要說乾隆朝了,在整個清代,多見仰鐘杯,卻極少見仰鐘式碗。 攤主被問住了。 吳奪卻也跟著感覺不妙。因為他不知道這個眼鏡男是不是看出什么門道來了。 “那你說,你說是什么?”攤主隨后才反問一句。 “我說啊,這就是一只民國的仰鐘杯,仿乾隆!高仿工匠估計是覺得乾隆朝很多東西都大,而且這杯子做大了,畫片也更容易畫啊!”眼鏡男應(yīng)道,“至于為什么仿乾隆不落款,這里頭可能性很多,我就不細說了。” 攤主略略沉吟,“我也不跟您辯論了,反正我認定是不帶款兒的乾隆官窯,你說民國仿也好,說什么其他的也好,我就問您一句,打算出手吧?” “嗯,有點兒想法。” “那不就簡單了,不就只剩下價錢問題嘛!”攤主拍了下手,“那您就給個價兒吧!” “你出。”眼鏡男應(yīng)道。 攤主也沒再磨嘰,伸出了一個巴掌。 “五千塊?” “您就別跟我開玩笑了,后頭得加倆零。” “你要五十個?”眼鏡男的眼鏡滑了一下,“就算是真的乾隆官窯,不帶底款,一只碗,趴著的東西,又不是站著的瓶子,它也到不了五十個啊?” “那你能給多少?” “五個以下談不談?” 其實,眼鏡男并沒有認為是民國仿乾隆,他也不是個生手,這東西肯定沒那么晚,年份夠老;而且青花發(fā)色很不錯,胎釉工藝也很精湛,他是當(dāng)乾隆民窯的一**品看的。 如此,才值得他用五萬來標(biāo)線。要真當(dāng)成民國仿乾隆,他就不會把最初的五千提到五萬了。 吳奪并不清楚眼鏡男是怎么想的,不過看他劃下的道道,應(yīng)該是沒有摸著門環(huán)。 “談不了!”攤主直截了當(dāng)。 眼鏡男察言觀色,緩了緩又道,“我能出到五個。” “十五個也不能談!”攤主加重了語氣。 “你不是開玩笑吧老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