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禽獸葡萄,蹊蹺的漏-《鑒寶無雙》
第(2/3)頁
寧霜也說,“是啊,這銅鏡你不是說沒花多少錢么?”
“小鏡子,本來價值也不是很高。”梅小梅擺擺手。
唐代禽獸葡萄鏡的價值,除了工藝水準和品相,尺寸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直徑過了二十厘米的唐代禽獸葡萄鏡,上拍到幾百萬不是什么稀奇事兒;但要是十厘米左右,不要說百萬了,能到幾十萬的也得是精品。
唐代的銅鏡,小尺寸的相對還是比較多見的。
“但這面應該是頭模,市場價值不會小于二十萬。”吳奪接著又問,“小梅姐你到底花了多少?”
所謂頭模,是第一次使用模具制作的銅鏡;頭模的銅鏡,自然是最好的。
梅小梅騰出一只手來,屈起拇指,用四個手指頭比劃了一下。
“四萬?”其他三人幾乎是異口同聲。
吳奪接著說道,“確實是漏兒啊。”
“去!”梅小梅撇嘴,“誰說四萬了?是四千!”
“啊?!”大家不由目瞪口呆。
“這個漏兒大了。”葛亮笑道,“這個攤主,不會是你失散多年的親戚吧?”
古玩地攤上,撿漏很正常,但是開門的東西,撿漏就不正常了。
這樣的一面禽獸葡萄鏡,就算是精品高仿,想要訂制的話,出四千人家也未必肯答應。
“等會兒,讓我上手看看。”吳奪突然想起了什么。
而吳奪洗手擦干并直接上手之后,卻發現并不是他所想的“爬山頭”。
“爬山頭”是扒散頭的誤讀,但是卻也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古玩行話,就這么叫開了。
扒散頭,以前多是說字畫和家具的,顧名思義,將散碎的幾塊拼補起來。如果是銅鏡,那就是本來裂成兩塊甚至幾塊,又給拼接修復了。
但這面禽獸葡萄鏡是全品。
吳奪同時也聽到了具體的年份。
嚴格來說,這面禽獸葡萄鏡是武周時期的,不過武則天建立的大周夾在唐代之中,工藝和水準也并無差別,對于銅鏡價值的判定沒有什么影響。
“小梅姐,你就別賣關子了。”寧霜看到吳奪的表情就知道,這東西怎么看也是真品、全品。
四千撿漏,匪夷所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