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獨山大冢,是否借用-《鑒寶無雙》
第(1/3)頁
對于尚未發現的越國王陵來說,越王無疆的陵墓遠不如越王勾踐的陵墓吸引力大。
同時,越王無疆的陵墓,現在的線索不夠明晰,就連越州考古部門也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而且吳大志還沒具體介紹。
所以,討論著討論著,就跑偏了,重點成了越王勾踐。
作為越國最為著名的一任國君,越王勾踐的陵墓一直沒有被發現,曾經在發現其父允常的印山王陵之時,有人懷疑勾踐陵墓也在附近,甚至同處一陵,但卻沒有結果。
還有人提出,越王勾踐曾經遷都瑯琊,有可能葬在瑯琊。
勾踐遷都瑯琊,主要是為了經營北方,進一步稱霸中原。不過,之前瑯琊還是齊國之地,后來雖然齊國拱手相讓,但瑯琊畢竟不是“故里”,而且其父允常就葬在越州,勾踐葬在瑯琊,也有地方說不通。
寧霜還提出了兩點史料上的記載。
一是,越王勾踐遷都瑯琊之后,曾經想給其父允常遷徙陵墓——“取允常之喪,欲徙葬瑯琊”。但是,因為“墓中生熛風,飛砂石以射人,人莫能入”,由此放棄。
勾踐對此還說了一句話:吾前君其不徙乎?
二是,勾踐生前,曾經在越州自己興建王陵,有名可考:“獨山大冢”。但是因為遷都瑯琊,“冢不成”。這個“不成”,到底是建好了最后沒用,還是沒有完全建好,根據有限的史料不能完全確定。
不過,建好了沒用也罷,沒有完全建好也罷,越王勾踐肯定是沒有被葬在這個“獨山大冢”的。
同時,根據相關史料推測,這座“獨山大冢”即便是空的,也應該只是“閑置”,沒有被毀掉。
而勾踐之后,又有一代越王翳,再次遷都,從瑯琊又到了吳。
越州,瑯琊,吳,是勾踐乃至勾踐之后的越國王陵的三個關鍵地點。
他們四個人討論,也不會有啥明確結果,不過,在過程當中,彼此在史料和知識上確實也能查漏補缺。
······
兩天后的下午,吳大志、權浩然、李山抵達越州,也到山湖美墅住下了。
當天晚飯后開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