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穿過圓洞,上下臺階-《鑒寶無雙》
第(2/3)頁
會上最后討論并確定出了一個方案。
分步走。
第一步,龐統聯系相關部門,先控制“變色龍”,同時取走土黃色的珠子,至于后續的研究和檢測工作,就得等到他們離場了。
第二步,特調局的相關考古和技術人員,前往獨山大冢主墓室。
實際上,獨山大冢主墓室啥也沒有,主要是勘查現場。
同時,這一步還有一個關鍵的工作,就是拆除“青銅輪盤”。
第三步,兵分兩路。
一路前往祭壇島,除了勘查,重點當是圍墻之下的積水之處,清理現場并查找可能存留的文物。
另一路自然是行動組,進入拆除了“青銅輪盤”的通道,探查通道連接的空間。
前兩步,預估耗費的時間并不長。
重點也是第三步,兩路人馬都可能耗時耗力;但是因為不在一處地方,所以并行不悖。
······
第二天,方案就開始執行了。不過行動組暫時是閑著的。
本來估計也就是閑三四天,不料居然閑了一周。
主要是“青銅輪盤”的拆除比想象得要復雜。一開始根據上頭的意思,還想完整取下,結果沒想到設計得極為巧妙。
比如,一根青銅桿縮短的同時,彈力會加強到對立的青銅桿上。再比如,收縮青銅桿的同時,若是收到一定程度,青銅桿居然會旋轉,這上面可是有尖刺的,這一旋轉起來······
后來又想開鑿擴大洞壁,但是這“青銅輪盤”之所以采用彈力裝置而不是嵌入固定,就是怕再打洞會破壞穩定結構,最終還是小心起見,放棄了。
到底還是如權浩然所料,通過中間的“樞紐”——青銅小圓柱來解決的。
這個中心青銅小圓柱實際是“空心”的,切割掉一層銅皮,便露出了里頭的結構······
經過研究和操作,最終總算是以破壞最小的代價拆掉了“青銅輪盤”。
而且,這個圓形通道里,不止兩個青銅輪盤,而是三個。
兩端各一個,中間一個,都是相隔十米左右,好在結構是完全一樣的。
這條圓形通道,總長二十米左右,從洞壁來看,巖石質地并不均勻,而且有些地方確實看著不太“堅固”。
看來,當時打通之時,就發現了一定的“塌方”隱患,甚至進行過處理,所以加裝青銅輪盤時才沒有采用打釬鑿洞的嵌入固定方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