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40章 跨了年,砸過漿-《鑒寶無雙》


    第(1/3)頁

    吳奪聽的時候,攤主和葛亮也聊了幾句。

    攤主看似很隨意地對葛亮說道,“我不妨實話告訴你,這爐子,是打悶包里頭的一只,結果就這一只還行,指著它回本呢!”

    所謂打悶包,和盲盒的意思有點兒像,只不過不像盲盒那么“盲”;知道種類,也知道件數;比如一個悶包五只香爐,下限到民國。

    打悶包的原因各種各樣,不一而足。但到最后究竟是誰真的賺便宜了,那就得看眼力了,有時候也靠點兒運氣。

    北方古玩行一般不說打悶包這種行話,長江三角洲一帶尤其是滬海用得比較多。

    不過葛亮一聽也明白。

    攤主這么說,無非就是為了下一步談價做個鋪墊。

    “你這一說,我倒不敢問價了。”葛亮笑著回應。

    “還是那句話,想買才能談價,我也不想做無用功。”攤主說道。

    吳奪聽得時間也不長,放下的時候,攤主和葛亮也就不聊了。

    根據吳奪聽到的內容,這爐子還是一只“跨年”貨呢。

    鑄爐于明末,后來在清末給雙螭耳加了鎏金,同時刻鑿了底款。

    為什么要這么干呢?

    吳奪也聽到了,原先的一只螭耳,有損傷!而在修補之后再鎏金,那就看不出來了;總不能只有一只耳鎏金,所以兩只都鎏金了。

    而爐底,也有一處磕痕;其實這么一處小小的磕痕無傷大雅,不過還是給刻了個“宣”字徹底掩蓋了。可能是覺得既然都鎏金了,索性就全方位完美化吧。

    明末鑄爐的工藝是一流的,是無款官作。

    而清末的鎏金和刻款,工藝也不算弱,不過就是民間作坊來的了。吳奪也并沒有聽到工匠的名字。

    總的來說,這爐子可以收,好歹“本體”的年份在那兒;不過不值得高價收,畢竟是一件修補過的東西,而且修補和鑄造的年份差的太久了。

    由此可見,這攤主在銅爐上的眼力也不算弱,他堅持能到明代,而且還能說道兩句。不過,后加的刻款和鎏金,他是不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就不得而知了,也可能真沒看出來。

    “怎么樣?”葛亮在吳奪放下銅爐之后,立即拿了起來,緊接著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