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津渡邊上,文命眼巴巴的盯著芒滿之野的方向,在等了三四天之后,赤方氏的人終于出現在他的眼里了。 不過人似乎有點多.... 文命以為自己看錯了,赤方氏后面至少多了百來號人,到底幾百算不清楚。 妘載他們帶著一頭牛和一頭豬,從馳道邊上慢悠悠的過來,畢竟這只母牛比較大,南方的矮腳馬有點拉不動.... “載哥!” 文命對妘載使勁招手,而妘載有點沒回神,這么一叫喚,頓時咳了一聲,腦子里還以為自己有個妹妹叫載舞呢.... 中原的大人物們,很快就要帶著三苗的戰俘回去,不過也不是全部。 “載哥,這些三苗的戰俘,有一部分要留下來了。” 妘載聽到文命這么說,頓時一愣,文命小嘴和連珠炮一樣:“真的,不騙你,晏龍他們和那個九黎氏的族長單獨見過了面,似乎達成了什么條件,九黎氏要在南方暫時被看押下來,而他們的族長要被帶回中原,面見于帝!” 九黎氏族長最終還是答應了歡兜他們的提議,但是對于九黎氏被看押為戰俘抓回去,他提出了一個不算要求的要求,那就是懇請他們,把九黎留在南方。 晏龍,歡兜,蒼舒他們,當然知道這是為什么。 蚩杜是怕中原出問題,把九黎氏騙過去,然后嚴厲的看管起來,本來九黎就是不滿鄒屠氏的投降派行為,所以才遠走西南,沒想到兜兜轉轉,最后還要被看管起來,這怎么能讓他服氣? 而晏龍他們考慮到,如果九黎不服氣,那么三苗跑掉的人,藏個十年八年,可能繼續拿著九黎氏的大旗到處招兵買馬,那么這就是隱患,而如果九黎答應歸降中原,那么三苗就不能再拿著所謂“九黎蚩尤之后”的名義,去聯合那些沒有開化的原始部族與神明。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蚩尤這個名字的能量是很大的,可能有很多部族會認為,蚩尤早就死了,九黎也奄奄一息,還能有什么能量? 想一想二百多年前,黃帝打敗蚩尤,整個東南方的所有部族都要起來反叛,那時候真的是舉世攻黃,想要鎮壓整個東南,炎黃聯盟要付出慘重代價,但是黃帝把蚩尤的大旗豎起來,并且讓鄒屠為先鋒,如此一來,東南的部族看到蚩尤大部都歸順下來,于是便不敢再作亂! 心氣散了,就聯合不起來了,人心生變,則嫌隙頓生。 因為鄒屠,也是九黎! “招攬九黎氏是為了維護天下穩定,眼下正是挑選繼承人的時候,如果在新的繼承者上位的時候,有人作亂,那么很可能天下的人心就會不穩定,這不論對于哪一位繼承人來說,都是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文命對妘載解釋清楚,而妘載恍然大悟。 是的,正是這樣,舜帝繼位的時候,在正常時間線的歷史(神話)中,三苗沖到江淮地區,并且聯合無支祁站穩腳跟,對于中原政權更迭的事情,三苗吸納了南方部族的勢力,與東南部分展開聯合,對于中原舜帝繼位的事情表示強烈譴責與反對,并且——悍然興兵! 三苗玩借口,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清君側”之類的說法,不過三苗的那種行為,也差不多就是“清君側”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