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妘載對赤松子道:“這是我的第一個提議,依舊是修筑奇觀。不修不行,只有盡快把這個大建筑修好,從大江上漲的水流,才能安全的被大防洪城泄流,我計劃在后面增補水渠與水車,真正把整個敷淺原以北的地方,變成不亞于都廣之野的肥沃土地!” 對于糧食最重要的,永遠是水利,如今,應龍來作為大首領,它身為黃帝時代的雨師,加上諸多煉氣士都推崇備至的人,能夠有效調(diào)節(jié)南方的風雨氣候,山海經(jīng)中說,是因為應龍來到南方,所以南方才頻繁下雨,這也可以看做是應龍對于地區(qū)性質(zhì)的氣候有一定的掌控力。 至少肯定是比煉氣士們掌握的范圍要廣的多了。 “第一個計劃,今年年底,大氣象臺必須落成,大防洪城開始建設,隨后糧食會大量的運向北方.....” 妘載是必須未雨綢繆,和這個大防洪城一起存在的,同樣也有蓄洪區(qū)與分洪區(qū),只不過規(guī)劃比起原來要有大變動,因為按照時間,一次更大的洪水就要來了! 大禹治水導通九河,一十三年不入家門,與泥濘為伴,如今文命已經(jīng)十五歲了,還有一年,按照原本走向,他就要接過父親的重擔,成為治水的司空,不過如今,似乎司空是共工在重新?lián)危嚯x共工原本流放的時期,也開始推遲推后了。 在古歷史記述中,四罪的流放,就是舜向堯建議的,建議之后一年,崇伯病死,兩年共工造反,歡兜被流放,已經(jīng)膨脹起來的三苗則是和中原開始了長達數(shù)十年的拉鋸戰(zhàn)爭。 不過如今,三苗沒有成功東進,損兵折將,幾乎元氣損失殆盡而離開,至少沒有十年是恢復不過來的,而共工和歡兜依舊在中原,崇伯倒是被流放,然而沒有去羽山,而是來了南方.... 歷史早已面目全非,神話亦是一樣。 但唯獨這場席卷天地的大洪水,不會因為人為的操作,而改變它的到來時間! 所以,這個巨大的奇觀,本來并不著急,但是現(xiàn)在不得不提到最前面。 只有扛過這次大洪水,才可以暢談后面許多年的發(fā)展。 “老師,我之前在田野中耕地的時候,閑暇之余,曾經(jīng)計算過這段時間的降雨以及氣候情況,我認為,今年過去之后,不出四年,必然有一場更大的洪水。” “比起上一次席卷大河大江的洪水,還要巨大!” 妘載道:“天地正在逐漸變得暖和起來,植物也比過去更加旺盛的生長,整個世間都是一副郁郁蒼蒼的模樣,這本來該是好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