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大唐》-《不可思議的山海》
第(3/3)頁
不,只會轉移。
商部落的人民唱誦著帝嚳時代的樂曲:
“舟張辟雍,鶬鶬相從!八風囘囘,鳳皇喈喈!”
這是《大唐歌》,是帝嚳在唐地(堯被帝摯所封的封地)所做的樂曲之一,簡單的意思是:
【周游在祭祀的地方,倉庚這種鳥跟隨飛翔,八風在這里回轉不離,鳳皇的聲音讓人民和睦融洽!】
鶬鶬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九頭鳥,另外一種就是倉庚,但是在《大唐歌》中出現了代表祥瑞大德的鳳皇,故而鶬鶬指的就是倉庚,而倉庚就是黃鶯鳥。
黃鶯鳥在古代,代表春天與生命。
商部落的人們認為,這首歌對妘載來說,正是最好的詮釋了,妘載來到火神臺祭祀,為孟諸澤帶來無盡的生機,于是八風都停下來,人民都歡呼高唱!
而后,商部落開始唱誦起,這段時間,他們所聽聞的另外一首樂曲。
那是《昌歲歌》,妘載聽了之后很驚訝,因為這首歌是赤方氏所唱誦的,中原的人怎么會知道呢?
商部落的人們告訴妘載,這是不久之前,契大人回來過一次,他口中說是在南方聽聞的歌謠,認為充滿了歲月不歸的滄桑感。
妘載他們離開了,但是天地之間還回蕩著商部落人民的聲音,那位老人也聽到了,他哼唱了一段時間,才恍然過來。
既然妘載那些人都走了,那自己這個化妝還有什么必要呢?
帝堯去到改良的土地中,去到那土石壩上,去到排水溝旁,去撫摸那些青稻、巖石、土壤....
他的手輕輕觸碰下去,天地間,便響起了樂曲與風。
歌謠,是上古先民們寄托自己精神與情感的曲子,那里面,每一個字,所傳頌到后世的,大約,都是希望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