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奔波,妘載他們帶著一些人回到了洛南的土地上,周部落已經把這里開拓出廣袤的土地,之前梼杌在帝丘圈養的牛羊豬都被弄了過來。 人手齊全,土地也在,妘載帶人砍伐樹木,清理場地,薃侯寸步不離,她生怕妘載再給她整出來個收費觀看的幺蛾子。 她拿著錘子,在和幾個人一起修豬圈,敲敲打打,薃侯跟著施工隊的時間也不短,雖然平常都在一邊牽驢吃饅頭,動不動就把兩只手揣在大袖子里,但是養豬的說過,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所以鋸子之類的工具她用起來也是得心應手,一點不生疏。 鴻超在邊上鋸木板,只有妘載看起來在摸魚。 “你覺得我在摸魚?怎么能這樣講呢,來,我告訴你,一個合格的豬圈,它的溫度,濕度,光照,氣體,灰塵,微生物,噪聲,通風,以及衛生條件,這都是影響豬能否長得壯大的重要因素!你要隨時隨地保證一只豬的心理健康,要讓它能隨時隨地的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妘載雙手向天,薃侯拎著鋸子,聽得一臉茫然,最后只能蹲下去繼續搞木頭,只是用悶悶不明的聲音在說:“這過的比我都好,我還不如當一只豬呢....” “我養馬也沒有這么養過....” 當然吐槽歸吐槽,薃侯依舊是從妘載的規劃生產中學習到了很多,她抬起頭,周部落的人手以及一部分巨靈氏和薛部落的施工人員,已經把整個大面積的生產豬圈,建設出了一個雛形。 石鋤和鎬子打在地上,挖通排水溝,老工地宿舍是有爐窯的,雄陶在里面燒制陶片,雄陶一開始是要被留在文命身邊干活,但是妘載和帝極力爭取,表示養殖廠就需要這位人才。 薃侯拿著陶片,不解道:“這是干什么?” “下水管道。” 妘載把燒制好的陶片,按照規格放置在水溝里面,這種排水方式是上古時期,商周時代,乃至秦漢時期之后還在使用的,很有效果的一種排水方式。 “黃帝時有人用過的,很好用。” 薃侯蹲在妘載邊上,看著那些下水管道,這些下水管道并非是妘載胡說,在古老時代,河南淮陽地區有一群不知名的部落人民,后人稱他們為平糧臺人,他們大概就是在炎黃爭霸的時期生活在此地的,在他們的土城中,在后來就發掘出了這種陶土排水管。 妘載搞的第一個豬圈,算是一個模板,排水系統除去陶片下水道之外,圈內還有明溝和暗渠,并且豬圈的地勢是在高處,用來防止洪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