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妘載聽了這個故事,思考了一會,認真道: “世間需要一些贊頌英雄的歌謠....過去的英雄們都成為了帝王,但是現(xiàn)在的英雄太多了,他們不可能是帝王,世間傳頌他們的勇武,卻沒有他們的詩歌留下,這樣不好。” 鴻超在一旁詢問道:“這樣不太好吧....如果把大羿、女仞等人的詩歌都提到古帝一樣的位置,天帝肯定會生氣的吧?” 妘載搖了搖頭,對鴻超道:“人皇居方氏死后,提挺氏王天下,他們擅長制作兵器,跳一種戰(zhàn)爭的舞蹈,類似于干戚之舞;神農(nóng)氏的時代,人們忙于勞作,跳一種農(nóng)耕的舞蹈,修德行為主要而次作兵刃,斧燧氏的兵器賣出去因為質(zhì)量太好而沒有回頭客,所以他們活不下去出去搶糧食,如果在提挺氏的時代,這種情況是不會發(fā)生的。” “為什么呢,是因為提挺氏忙與征戰(zhàn),武器會經(jīng)常損壞,而神農(nóng)氏的時代大家都去耕作,戰(zhàn)爭減少,狩獵活動也減少,所以武器就滯銷,幫幫....” 妘載果斷打住了自己要說騷話的勢頭,把話題扭轉(zhuǎn)回來: “總之,伏羲氏的時代,用一根琴弦就能演奏《駕辯》的歌曲,但是想要唱誦神農(nóng)氏的詩歌就需要五根琴弦,如果讓伏羲來演奏,恐怕他只能瞪眼而無從下手吧,這就是時代的變化。” “今天如果只贊美干戚之舞而嘲笑鋤鍬之舞,這就好像只贊美牛而厭惡馬一樣,也像用徵音來取笑羽音一樣,以一種呆板凝固的禮法來對待日益變化的社會,這才是可笑的。” “帝放勛是開明的人,重華是智慧的人,中原有很多圣人,他們可以制定出符合新時代的規(guī)矩,我認為我的提議是正確的,反對的話,可以到大會上一起討論。” 鴻超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操這個心,只是如果這個提議通過了,請務(wù)必幫自己寫一首詩歌。 廣成子聽了,靈機一動,老人家道: “在西海附近,除去西海神,汗漫先生,若士先生等人,還有一位擅于歌唱的人,他叫做狐梁,如果我們有機會見到他的話,倒是可以請他來幫助制作詩歌。” 妘載記下了這個名字。 山海金嗓子是吧,連廣成子這個裝逼王都夸贊的人,那肯定很厲害了。 事情終了,就要和北海神談一談事情,北海神本人是不愿意離開這片地區(qū)的,但是廣成子要和他講道理,北海神表示不是道理不道理的問題,你先把劍放下來..... 但是妘載卻表示,北海神是有大能耐的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