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春耕之前,洪州決定主動一點,仗著上個冬天的糧食存貨,洪州的首領們制定計劃,要在驚蟄節氣到來的時候發動攻擊。 打仗是政治的延伸,霸權主義確實很爽,我看你不爽可以扁你。 如果是其他部族的首領,大概會想著反正打贏了就行,搶一波就走,讓對方的社會環境倒退到舊石器時代就算勝利,但妘載不是這樣想的。 這場戰斗務必一戰功成,降服其心。 “天地生養萬物,人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出生在東夷的孩子六歲就能開弓,出生在吳越的孩子五歲就能上江河捕魚,出生在大河之濱的孩子,四歲可以制作陶器。” “人生活成什么樣,以及他們的性格,都是由周圍的環境所決定的。我們要用大義來進行討伐,要把苗民也看做自己的民眾,這樣能起到正面的攻心效果。” 大凡用兵的原則,使敵舉國不戰而降是上策,經過交戰擊破敵國使之降服就次一等;使敵國全軍不戰而降是上策,武力擊破而取勝就次一等。 使敵人全旅不戰而降是上策,擊破敵旅而取勝就次一等;使敵全卒不戰而降是上策,擊破敵卒使之降服就次一等;使敵全伍不戰而降是上策,擊破敵伍而取勝就次一等。 妘載是不會放過三苗這么多生產力的,俘虜苗民之后,縉云氏和巴人的俘虜就能釋放一些,轉化為自己的人口,文化的入侵是在生活之中方方面面的,過去的胥敖、地猶,如今都成為了洪州之民。 關于討伐的大義..... 有人目光頓時一動,想出了“絕妙”的點子! “大首領,我有一計,如今九黎氏已為洪州之民,三苗起兵為諸侯,靠的是蚩尤的名望,那如今,我們大可以說,我們才是三苗,他們是假的!” 妘載大吃一驚。 你可真是個大聰明!震驚,三苗竟是我自己! 原來我洪州人才是正兒八經的苗民! 但是確實是有可行性,掐著蚩尤正統不放,就像是羅馬正統在張家口.....這里是伊斯坦布爾?閉嘴,這里是君士坦丁堡! 洞庭湖不是三苗,真正的三苗在敷淺原! 這樣一通交談下來,首領們都目光閃亮亮,覺得這個理由雖然有點讓自己難受,但確實是能讓對方也說不出話來,畢竟你說你繼承蚩尤,蚩尤后人都在我家啊!當年黃帝打蚩尤的正統就是掐著炎帝的孫子說自己是繼承炎帝的意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