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橋山,黃帝的假墳頭處。 妘載本來想要騎著羔子過來的,順便把覲見的禮儀弄完了拉倒,然而羔子被獬豸關了起來,只好騎著開明獸過來,看著一路上那些民眾震撼且震驚的目光,妘載微微嘆息一聲。 今天的風兒甚是喧囂! 本來不想裝杯的,但是奈何羔子犯法了,我想低調,但是實力不允許。 好在騎著開明獸,別人反而對妘載多了三分敬畏,黃帝舊部這里,【騎著九頭老虎的神人】這條新聞,迅速霸占了當地的熱搜榜。 有人遠遠看過妘載一面,就說這才是真正厲害的人,連開明獸這種傳說中出現在八隅巖的異獸都能化為坐騎,說明是絕對不得了的人。 妘載聽到了沿途的各種話,突然有些緊張起來。 生怕聽到兩個聲——“大丈夫當如是也”、“彼可取而代之”。 句子格式相似不可怕,你要是說出一模一樣的話來,妘丞相今天必須給你找點事情。 來到挖掘現場,重華這里的人手還挺多,東不識、秦不空、番禹....這些在開大會上缺席的一部分重臣,都在這里幫忙挖土,中原的戰士變成了考古隊,其中出現一些披著羊皮的人。 這些就是赫赫有名的羊皮軍了,正式名稱先不論,總之其他部落和大型聯盟都是這樣稱呼這種士兵的,來到中原有一段時間了,妘載也聽說了當初重華帶著這幫羊皮軍,奇襲東夷,火速的完成了斬首行動,囚禁了東夷九個大首領之一,讓東夷大亂。 這是一只力、速、地形,三方全面發展的特種部隊。 重華:“阿載,你來了,你猜猜我挖到什么了?” 妘載:“別說了,封條撕下來,再來一鏟子。” 眼前的黃帝墳頭已經被發掘,里面埋藏了很多劍器,但是大部分都是劣質產品,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優秀的武器,很顯然,這些都是陪葬品,劍器在黃帝的時代第一次出現,所以作為陪葬品,單獨有了個大坑,是理所當然的。 ........ 陪葬用物品這種習俗,早在上古年間就有了,黃帝的時代已經可以看出一定的規模,不過這個時候沒有人殉的說法......但是有人殉這種習俗。 只是并不算約定俗成的東西。 有一種說法,是帝顓頊死的時候,九個老婆跟著他一起死,作為殉葬了,山海經中也采用這種說法。 當然了,各地的此時代遺址之中,基本上都有人殉的證明,只是不成規模而已,大汶口文化時就已經出現了,那個遺址,距離如今的上古時代,還要早了兩千年,那是比伏羲女媧還要古老的年代了。 古代的書籍也說,舜帝死的時候,他的三個老婆沒有和他一起合葬,傳說中只有娥皇女英來到蒼梧找舜帝的墳頭,癸比則沒有過多提及,也說了此時沒有這種合葬和殉葬的禮儀。 到了夏商兩代的時候,人殉制度從一些部分的地區與君主的習俗,逐漸變成約定俗成甚至有法律法規為依據的事情,而且也從自愿殉變成了強迫殉。 大部分的時候,是讓對手殉葬,也有一定時期,是讓隊友殉葬。 譬如最早的讓隊友殉葬,甚至是獻祭人殉給天神的行為,就是夏啟殺母,這個傳說正是《天問》之中屈原所問的問題,說明在東周的時代,“夏啟殺母,尸解人神”,這似乎是一個被廣泛士人都所熟知的傳說,而在人倫道德已經基本完善的春秋戰國時代,這種獻祭母神給上天的行為,被屈原所不能理解。 畢竟沒見過周天子殺老媽。 【夏啟急于朝見天帝,得到《九辯》《九歌》樂曲。】 【為何賢子竟傷母命,使她肢解滿地尸骨?】 到了西周時候,殉葬依舊流行,但是逐漸式微,到了東周列國,殉葬逐漸開始廢止了。 ......... 妘載對重華表示,自己看了歷法,今日宜動土。 “我給你們帶來了好東西....看這個。” 妘載拿出了一個奇怪的圓環型螺旋尖頭刀刃,這玩意還挺大,后面開明獸身上帶著的包里面放的都是這東西的配套器械。 “這是什么?” “鉆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