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望洛水平原,麥田千里;見渭河兩側,水稻連天!” “中原的糧倉,建設的比東夷的石城還要大!每年都在戰爭,但是糧食每年也都在增加!” 妘載的話,讓東夷首領之中產生了一部分的騷動,很多人質疑妘載,所說的不真實。 難道中原就沒有遭受水患嗎? 下游都淹成什么樣子了,哪一次大水患開始,不是從渭水、洛水、風陵渡開始的? 中原的好地方,就在那片土地上,正好是大河的拐彎口,河水暴漲最是猛烈。 東夷首領大部分認為妘載說的是假的。 妘載對此,只是一笑置之! “是真的,還是假的,你們自己去看一看就知道了!正是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別人說的再漂亮,你們也只當是吹噓,等到這次水患平定,你們去商丘,去洛水,去汾河,去風陵,去華山.....自己去看一看吧!” “也不要說,我不給你們考慮的時間,話已經放下了,從現在起,不管你們同不同意,東夷這塊土地,已經是中原聯盟的一份子了,治水結束之后,我希望你們把新君的名字,送到中原,我們給你們答復之后,大家從此成為兄弟之邦,為一家之人。” 妘載說完,強硬的進行了單方面的宣稱,東夷的首領們畏懼的看著妘載的背影,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自己神色復雜的開始討論東夷的未來命運。 “這片土地,到底會變成什么樣子啊!” “蒼天在上!這或許是最后一次,我們祭祀蒼天了啊!” ...... 至于文命,妘載告訴他,現在你如果想要回去,自己就帶你回去。 文命則是猶豫了一會,忽然問了個問題。 這個問題,讓妘載盯著文命看了好一會,看得他直是發毛。 文命問道:“我覺得不對,自己費力,甚至花費了數代人的努力,才成為了部族的領袖,如果做不好的話,難道他們的后代,也要成為普通的民眾嗎?” “那前人所做的事情,不是都白做了嗎?” 妘載記得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在神話中,原本的回答者,是伯成子高。 那是大禹得到天下,伯成子高隱居之后的事情!雙方交談不歡而散,而大禹在最后不甘心的說了這個問題: 【我是天下的共主,憑什么我的兒子不能繼承我的位置,而要成為庶人呢!】 伯成子高因這個問題,而輕視大禹,認為他不配與舜相提并論。 舜的兒子是商均,因為能力不足,照樣被舜踢出了中樞領導的圈子,給他丟到河南虞城,當了個村長。 妘載知道,文命的這個心結,必須在此時給他解開。 不然他還是會做出一些小動作,更不要說此時,他已經有了兒子。 妘載的目光,看向遠處的幾個人,直接與啟的眼神對上了。 在女嬌懷里的啟,與妘載對視,這一瞬間,那如火焰如太陽一樣的眸光,將啟嚇得哭喪起臉來。 “哭什么?男娃娃,哭喪著臉,怎么能算是勇士?” 妘載昂了昂下巴,雖然聲音并不大,但是卻順著風聲,傳入了啟的耳中。 小小的啟,哭喪著臉,但又不敢哭出來,被妘載的這句話嚇到了,這種陰影印在精神與靈魂的最深處,眼淚在眼眶中打轉,鼻子抽動,就是不敢發出半點聲音來! 連女嬌都驚訝了。 她的兒子絕不是什么天生的神圣,此時也沒有什么破石而生的附會故事,所以啟和正常的孩子一樣,也會哭鬧,也會嬉笑,更不用說啟如今已經兩歲多了。 然而,被人嚇的不敢大聲哭泣,這還是第一次。 文命也詫異的回過頭去,看到自己的兒子努力的不哭出來,覺得這個情況,真的是奇怪非常了。 妘載指著啟,對身邊的文命道:“文命,你看你的兒子。” “他是石頭里生出來的嗎?” “不是。” “那他生下來有三頭六臂嗎?” “這,沒有啊。” “那么,他是生來通神,掌握五雷,還是能呼風喚雨,遨游滄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