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孩子的話,讓周圍的其他的孩子,不約而同的鼓起掌來。 簡單易懂,一說大家就都明白了。 啟此時也努力鼓掌,兩只手拍的通紅,眼中都是羨慕,覺得大一點的孩子能完整且準確的表達自己的看法,他一定是很聰明很聰明的人。 “商貿連同諸夏十方,抵達海外,遠貨于西域,東極于波谷,南至于沃焦,北售于孤竹,這就是文化的傳播,文化傳播開來,文明也就誕生了,諸夏就是這樣,互相串聯起來的。” 說話的這個孩子,是商部落的人,叫做曹圉。 羲叔心里有數。 公劉,是姬棄(后稷)的曾孫子。 曹圉,是契大人的曾曾孫子。 周部落的子嗣,同時擁有帝夋與帝嚳的血脈,用小見識引導大智慧。 商部落的子嗣,更注重于于文化的交流傳播。 周圍陸陸續續,也有許多的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羲叔在黑色的木板上寫下一些話,讓這些孩子牢牢記住。 “你所從事的,一切的活動,都是文明的一部分。” “有衣冠,有禮儀,有智慧,有仁義,有道德,律法、藝術、器械、冶造、歌謠、思想......每個人所創造出來的點點滴滴,聚集起來就成為偉大的文明!”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文明的前進,是為了生存的發展,自五龍崩天地,三皇到如今,無數生命朝生暮死,無數種類如微光螢火般忽閃忽滅,從亙古蒙昧走來,所談論到這兩個字的只有我們。” “從第一位打造石器的人開始,文明就出現了!從第一個抬頭看向星辰的人開始,文明已經誕生了!從第一個寫出文字的人開始,文明就已經開始茁壯成長!從燧人鉆火,有巢構木,知生制器.....我們的文明來自雙手,人是文化的載體,我們創造文字,我們自己即是文明!” “送給你們的一句話,你們是溫暖諸夏的火,是照亮諸夏的光,你們會燃燒的更加猛烈與光明!” ———— 天色漸漸晚了,學堂到了放學的時候。 啟站在門口,和小伙伴們結伴而行,第一天的緊張已經消失無蹤,他甚至覺得,枯燥無味的課程也好,喜歡提問的老師也好....不論是什么課程,都是有它必須要經歷的一個環節的。 在這個環節之中認真學習,并且期待著下一個環節的到來。 回家的時候,看到小伙伴們各種不一的神情與神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