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宋魯道:“太后,臣在朱英麾下為壽春開通航道,連通肥水之時,亦深有體會,這等泥土之功,主在精細,否則,一旦通水,稍有不慎,一處決口,百里遭殃,秦國如此勞師動眾,只為求時,而不求精,其大渠必然不成強民之舉,反得勞民海民之果,往深的看,渭北之地,將會成為千里澤國,八百里秦川將會大受其殃及,一旦如此,非十年治水治土,怕是難以恢復今日的秦國之景。” 宋魯本就是水工出身。 一眼便看到了其中的要害。 如今,朝堂上的人就是再笨都能想明白,這其中的利害。 說白了。 嬴政好大喜功,可能要將秦國的基業一舉給糟蹋了。 而宋魯的身份不能說后面的事,后面的事,就是其他大臣自己去體會了,但是宋魯等于告訴了他們,秦國一旦修了這個渠,怕是要倒大霉。 越來越多的人激動起來。 李嫣嫣問道:“令尹,諸位的意思,能否替本宮說明白!” 李園笑道:“恭喜太后,恭喜大王!!!” 群臣也紛紛道:“恭喜太后,恭喜大王!!!” 李嫣嫣愣道:“本宮只是一婦人,不知這其中要害,更不敢一人獨斷,諸位看來,此事對楚國還是好事?” 李園接著說道:“秦國修建此渠,必然是自毀社稷之舉,秦國弱,則楚國強,秦國殤,則天下興!秦國開口向楚國借糧,我等確實可以不借,但不難看出,一旦不借,秦國要想在秋種之前建好大渠,便是癡人說夢,可是若借了,秦國便有可能在三個月中修好這個大渠。” 群臣紛紛點頭。 大笑道:“令尹所言極是。” 李園接著說道:“秦國若是不修這個大渠,大可日后慢慢琢磨,精細修渠,到時,疲秦不成,反而助秦,可若是我等明里支持,支持秦國三月修建大渠,那這個大渠,是否可堪一用?怕是萬難千難,到時,秦國三月之后,自食惡果,民不聊生,關中沃土變成千里澤國,秦川之地化為一片沼澤,秦國到時民怨四起,必自縛雙手,無暇他顧,何來的力氣去對付我等列國?到時,秦國衰,而楚國盛,楚國便不費一兵一卒,只花費了兩百萬石糧食,一舉超越秦國,成為列國第一強國,此乃可喜可賀之事啊。” 李園話剛一說完。 立刻有人道:“臣附議,而且,我秦楚有妯娌之誼,楚國借糧,于天下人看,乃是仁義之舉,可秦國接納了楚國的糧食,便會大興土木,勞民勞力,到時,不僅沒有收到應該的成效,反而被其所累,臣恐怕兩百萬都有些不足,三百萬石才可以啊。” 頓時,群臣大笑。 楚國,多的是糧食! 用糧食,就讓你秦國亂成一片,有何不可。 一時間,朝堂風向大變。 紛紛要借糧。 李園道:“太后,臣以為,答應秦國的借糧,不僅如此,還派出一萬楚國大工,務必替秦國在三個月之中將大渠修成,當然,這其中,自然也是出功不出力,哪里有滲漏,哪里有缺失,我等也可盡知,只等著秦國大亂便可。” “臣等附議!!” 無人不附議啊。 能用糧食干半個秦國,這是何等的好事啊。 到時,秦國關中十年大亂,十年大旱,此次不知道還要死多少人,亂朝綱社稷也都不是不可能的。 而要付出的,就是區區一點糧食。 李嫣嫣頓時說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勞煩令尹來主張此事,將糧食送到秦國,既然事關楚國,那就盡快行事。” 李園道:“臣,領命,三日之內,便會調集江夏糧草,就進送到秦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