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堪堪秋收,涇陽瓢口,幾十萬人連綿一片,雖然無法靠前,但是也能看到山野之下,渠水之畔皆是黑光膀子。 兩岸青山,一條白石大溝從峽谷穿過,東西山源擠滿二十六縣的百姓,遠處,還有從隴西,趕來的老秦人,一臉激動難以自已。 “關中,再也不是以前的關中了。” 同樣,在大渠的四處,也有著楚國的水工。 一個個在都在這最后的時刻,幫助秦國的鄭國,李煥等水家眾人做最后的勘驗。 然而,他們的臉上,從最開始冷諷,到現在的驚慌。 楚國為什么要送糧食給秦國,不就是為了讓秦國能夠在三個月之內,能夠趕工完成這最后一步精修的工種嗎。 秦國花了三年時間來挖掘。 但最后可堪使用,便要看最后,漕渡斗門的精修,一旦出現半點差池,必然會讓整個大渠功虧一簣,這就是為什么楚國,應該說天下各國都根本不看好秦國這一次趕工修渠的舉動。 其實,別說是他們,在最開始,就是鄭國,李煥都不看好。 但是,老秦人在這三月之中,死了多少人。 差點陷入到饑荒遍野的境地。 然而,楚國人看到的不僅是這一次,秦國居然真的精修了大渠,最讓他們懼怕的,是秦人從君王到庶民,居然上下同心,連成一體。 這是多么的不可思議。 相傳,只有再堯舜禹湯身上,才會出現的品質,居然在這個年青的秦王身上所展現。 這就太讓人害怕了。 楚國使者緊張的來到了瓢口最后一處引水口前,額前滿是大汗,他緊張的張望著遠處趕來的水工,那是他們楚國的水工。 人剛到,他便開口詢問道:“怎么樣,如何?這水渠可堪一用?” 他語氣里充滿了最后的掙扎。 楚國交代的任務,他是知道,送了這么多的糧食,結果,不僅目的沒達到,還幫助秦國修建了這樣的大渠?要知道,這大渠,能灌溉多少泥土。 讓多少兇土變成沃土,他們心里是明白的很。 這不是反而助長了秦國了嗎。 水工搖頭說道:“主官,那三千七百里大小渠,精修之下,無一差池,水家相助,秦國此渠成后,可為天下第一,比之都江堰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主官聽完,一陣眩暈。 喃喃道:“怎么可能,都江堰比這渠大得多。怎么可能。” 水工搖頭,繼續說道:“功能不同,如何相比。都江堰雖大,但遠在巴蜀,多用作賑災,產糧反而少一些,這條大渠,一旦成功,關中一年之富,不算隴西巴蜀,就比得上楚國全境,至于為什么如此,秦王等會便會昭告天下,長官細細一聽便知了。” 水工的話音一落。 主官直接暈厥了過去。 暈厥前,他知道,這條大渠,怕是要讓天下震驚和恐懼了。 午時剛過。 嬴政在瓢口的高坡上,微微抬起頭。 示意李斯可以開始了。 李斯來到早已準備好的行禮臺上,微微俯視,眺望極遠,面前的老秦人一臉的振奮之色同樣看著李斯和嬴政。 李斯看準時辰,高聲道:“瓢口之外的所有斗門,渡槽,干渠,毛渠,支渠交接口再次查勘完畢,無一差錯,干渠兩岸的迎水之名眾井然有序,只待放水!” 此時。 百官匯聚,除了蘇劫,和鎮守在外的郡守將軍。 咸陽留下了一兩個掌事大吏。 咸陽在內,涇陽方圓二十六縣的百姓,縣令,縣長,還有各國商賈,士子,還有百家,包括負芻,孔鰱皆都來到了早已準備好的觀禮臺上,云集此處。 泱泱渭水。 濤濤不絕。 嬴政激動的看到這一幕。 沒有人比他這個君王還清楚,鄭國渠對秦國意義。 以及千百年后,對中華土地的意義。 此渠一成,秦國將會成為天下唯一一個,不懼怕災害的國家,這是何等的恐怖。 想到這里,嬴政不由思慮起了秦國六世余烈。 終于,在今日,秦國將會徹底張開他的爪牙! 嬴政心道:“太傅,政兒快要做到自己的誓言了,政兒定要讓這秦國的明月,照亮天下百姓的窗檐!!” 嬴政神色一正。 終于,他邁出了自己的腳步。 李斯躬身退后。 第(1/3)頁